①
②
③
很多有过踝关节扭伤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受过伤的那个脚踝特别容易再次扭伤。即使是之前的扭伤后肿胀完全消退,也不疼了,能走路甚至跑步了,但是这只受过伤的踝关节还是容易伤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受伤后的康复训练不到位或者不完整,没有专门训练膝和踝关节的本体感受机能而造成的。
很多人对本体感觉这个名词不熟悉,这一术语最早是由Charles Sherrington在1893年提出,他发现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具有感觉功能,并认为本体感觉的信息由传入神经纤维传至中枢神经后可决定肌肉的紧张度。本体感觉的核心都是与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有关,它是来自于肢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结构,主要是感受肢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
本体感觉感受器主要存在于膝关节和踝关节,是调节平衡的重要机制。膝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包括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即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以及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运动和加速度的感知)等。膝和踝关节的运动创伤常导致其本体感觉的缺失和功能下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减弱,引起关节不稳,可能导致损伤再发生和骨性关节炎的提早出现。这样一讲,大家就应该比较清楚为什么受过伤的踝关节特别容易再次受伤了。
那如何才能在踝关节扭伤后恢复本体感觉机能呢?其实很简单的训练就可以有明显的作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本体感觉训练原则和方法(Proprioceptive exercises training)。
静态的站立训练:原则是由易到难,由双脚站立到单脚站立,由硬接触面到软接触面,由睁眼到闭眼,在练习过程中眼睛不要看脚下以避免视觉的辅助作用。图①所示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的例子,双足站立于硬地面,双膝伸直,身体前后或左右倾斜,同时保持平衡。可重复10至20次为一组,练习2至3组。图②的示范是双足站立于软接触面,动作同上。之后再逐渐过度到闭上眼睛双足站立锻炼如上述两项。能完成这些训练后,就可以开始做单足站立训练,依然遵循由硬接触面到软接触面,由睁眼到闭眼的顺序。
动态训练:这是更高一级的本体感觉训练,要保证在静态训练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之后,身体的力量、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等素质达到了较高水平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并且要有专业人员在旁负责指导训练者按要求完成动作,并提供必要的保护以防损伤发生。训练的原则和静态训练一样,只是动作是在动态下结合身体或上肢的运动活动完成,如前后行走、侧向行走、变向行走、上下不同高度、行走中接掷球等(如图③)。●李昕(作者系美国注册物理治疗师、运动医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