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的二胎“烦恼”

2016-04-22 10:27 青岛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农村青年的二胎“烦恼”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岳柏宇 通讯员 李颖慧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是农村的传统生育观念。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等因素,农村青年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说实话,我和老公都不想生二胎,现在公公婆婆整天叨叨,逼得没办法,我老公就住在工厂不回来。”今年31岁的尹超是山相家村的会计,最近,她正被老人的“逼生”烦恼着。

这样的情况在山相家村也比较普遍,村委成员、妇女主任邱兰介绍,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后,村民中还没有一例怀上二胎的。

“主要是观念不一样,老人还是存着养儿防老的心思,婆婆老是跟我说 ‘存钱不如存人’。”尹超说,“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养老就是靠子女。我们夫妻俩有养老保险,以后每月每人能领700多元,在农村最孝顺的子女也就这样了。”

除了“养老”的观念变化,子女的养育“成本”也让尹超“望而却步”。

“现在生活条件好,家里的孩子都是“怎么宝贝怎么来”。村里王家媳妇新生的孩子,都喝德国产的奶粉,尿布也是买的韩国牌子。”邱兰介绍,虽然农村相较于城市,老人空闲时间较多,年轻人精力上不需要付出太多,但该花的钱一分也少不了。农村家庭收入毕竟有限,生育二胎经济上也有压力。

“我家大儿今年马上要入小学了,我算是解套了,没事儿想和朋友出去玩玩。现在俺村旅游搞得这么火,我们还想联合几家人在山上弄一个游乐场,搞点碰碰车、农家乐,要是再有个老二,精力腾不出来,产业肯定受影响。”尹超说,“老人要是真的逼得急,也不能真的不要老二,先看看吧,顺其自然。”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岳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