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90后,第一印象是什么?非主流?脑残?自我?抑或个性?独立?创新?如同当年一批“叛逆”的80后横空出世引得社会舆论沸反盈天一样,随着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批年轻人走进社会大众视野,90后逐渐成为一种舆论关注的社会现象。
到底谁算真正的90后
90后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真实的面貌和舆论展现出来的面貌一样吗?细究起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一个判断:个体千差万别,给整个群体贴任何标签都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所以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90后最大的特色就是个体都有独特的个性,非要把他们刻画到一个脸谱里,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尽管以时代划分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时代造成的人的问题,似乎又有一定的客观性。90后之所以会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热门标签,引发众多舆论热点,无疑有其社会时代背景。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订盒饭”
随着90后步入职场,90后闪辞、90后工作不靠谱、90后难管理的新闻也不绝于耳。2012年,一则“90后实习生拒帮老师订盒饭”的帖子曾引发热议:在一次策划会上,部门主任对一名90后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很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与对90后工作态度的批判相比,舆论对90后创业却追捧有加,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创意文化产业等领域,90后创业者们展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90后的职场行为和创业奇迹看似是两个极端,但其实却展现了他们相同的职场观:你若端着,我就无感。比起上一代人,90后更不愿意盲目听从领导的安排,更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打破不合情理的规则。
90后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
从80后的“叛逆”到90后的“自我”,代际更替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表现”意识从觉醒到张扬的过程。伴随并影响这一过程的,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90后身上崇尚自由、多元、个性化的精神来自自身的文化脐带,并将影响一生。而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终将通过这种代际更替来实现。因此,90后代表的其实不是一代人,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维习惯,而我们在对90后做出一番品评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感悟一个新时代。
审视后辈几乎是人类处理复杂代际关系的共同手段,在美国也曾经有过“婴儿潮世代”“X一代”“Y一代”的讨论。只是我们在审视90后这一群体的同时也不要忘记:90后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群体,这群看起来都一样的人,其内部千差万别。90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更不是几个被热炒的人物,而是一种开放性的思考心智。(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