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有位产妇,出院当天盖了8斤重的厚被子,捂到高热、惊厥被送回来抢救,差点就没了命。”14日,浙医妇院产七科陈利青博士在朋友圈上,连呼不可思议。
去年8月,上海有位产妇坐月子时中暑送命。如今,杭州也有人重蹈覆辙,在陈利青看来,这都是坐月子的陋习导致的。
出院当天捂出近40摄氏度高烧
“婆婆说坐月子不能吹风,要头痛、流眼泪,我就穿上了冬天的衣服。”昨天,23岁的产妇张女士说起坐月子最大的感觉,就是热,被120送回医院抢救时,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
4月6日,张女士剖腹产生下了儿子,4月11日中午顺利出院,住院几天,她恢复得挺好。
“出院当天,我婆婆和老公拿来一包冬天的衣服让我穿上,说是怕感冒。”张女士走出医院时,上身穿着羊毛衫和大衣,下面是两条厚厚的裤子,头上还戴着一顶毛线帽,一上车就开始出汗。回到家吃了碗面条上床睡觉,她开始有些发抖。
“当时婆婆以为我怕冷,又拿了一床8斤重的被子给我盖上,说是捂汗。”张女士睡了两个小时,感觉胸口热得厉害,把被子掀了,老公又过来帮忙盖上,“醒来后我头很晕,浑身一滴汗也没有,一量体温已是39.7摄氏度。”
不过,老公和婆婆都没当回事,以为张女士是吹风着凉了,倒是张女士的爸爸发觉不对,当晚就叫了120,把她送回了浙医妇院急诊室。这时,张女士已经没有意识,浑身抽搐,医生诊断为中暑,立即转入ICU抢救。
产后体液要通过出汗排出
“起先我们还觉得奇怪,出院时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一会儿工夫就成了这样。一听是坐月子捂的,我们就明白了。”陈利青说,入院时张女士的体温直线上升,再晚来一会儿,人可能就没了。通过物理降温和补液,张女士的体温很快就下来了,第二天转出了ICU。
看到这样的情况,张女士的婆婆也吓了一跳,不过她有些想不通,自己当年坐月子还是七月天,盖的也是厚被子,怎么就没有中暑?
“我们也是哭笑不得,但如今这样的事情还挺多。21世纪,在江浙这样发达的地区也不乏捂月子的陋习。”陈利青说,她认识一位学妇产科的朋友,月子里竟然一个半月没洗头。
“为什么产妇不能捂,因为产后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陈利青说,怀孕时,身体的血容量会增加1000毫升,产后要恢复到孕前的水平,体内心血管系统会产生变化,大量的体液需要通过汗液来排出。这时如果穿盖得太多,阻断出汗的过程,就会因为热量积聚导致高热、中暑。此外,产妇通常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产后需要42天才能恢复,这时护理不当,也容易得月子病。
“许多人产后出现腰酸和头痛,以为是受了风寒,这其实与产后缺乏微量元素有关。吃些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稍微补一补就会好。”陈利青说,4月份的天气已经热起来了,产妇更要穿着舒适易排汗的衣物。
坐月子还有哪些陋习?
不刷牙、不洗脸、不下床……说到如何坐月子,老一辈有不少传统的观念。平时查房,浙医妇院产七科护理部责任组长施婷华,经常看到产妇的一些陋习。
“比如擦身,病房里经常凉着一盆盆的开水,说是热水器里的水没有烧开,不干净,其实完全没必要。老底子用河水洗澡,才需要烧开水杀菌。”陈利青说,产妇的卫生很重要。生完孩子有大量的恶露排出,不洗澡容易感染。一般顺产后一到两周、剖腹产后10天到半个月,就可以进行淋浴了,不过洗澡速度要快一些。另外,生完孩子后,每天都要刷牙和梳头,如果实在做不到清洁口腔,也要漱漱口。
有的产妇坐月子,会吃甜酒酿和通草。施婷华说,煮熟煮开了,少量吃一些没问题。不过一些地方的习俗是要吃赤豆和糯米煮的粥,这样不容易消化。“剖腹产的产妇前3天内都是吃流质,如果一下子吃不消化的食物来进补,反而会吃坏肚子。”
还有人说,坐月子烧菜不能放盐和味精。施婷华说,盐可以吃,但不宜过多。头几天产妇身体会出很多汗,身体容易缺水、缺盐,完全不吃盐也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
那么汤汤水水喝多了,奶水就会足?施婷华倒不建议。“有些产妇白天、夜里都喝汤,这样小便多了,反而不利于乳汁分泌。”
如今许多产妇坐月子会坐双满月,平时能不下床就不下床,殊不知这样做很危险。陈利青说,孕期本身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后又长期卧床,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游走到肺里导致肺栓塞,死亡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