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2015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正式发布。“十二五”时期,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达到58.8万件和32.3万件,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和3.2倍。截至2015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1.3件,居全国第一。
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到69.2万余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20件,北京市著名商标达到663件。北京地区作品自愿登记量达60.1万件,版权引进8945项,其中软件28项,电子出版物111项,图书8806项,北京地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近6.4万项,占全国总登记量的21.9%。北京市累计共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220个,授权396个。
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建红表示,“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探索建立京津冀知识产权会商机制、服务资源共享共建机制、举报投诉机制、维权援助协作机制、执法维权联动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整合京津冀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宣传和发挥好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在京津冀知识产权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