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公益活动在北京启动。
千龙网北京4月13日讯(记者 凤凰)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2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中国卫生科教音像出版社主办,萌蒂制药支持的“携手同心,有爱无痛”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公益活动在北京启动。与会专家呼吁社会各方:关爱癌痛患者,关注癌痛治疗。
据介绍,癌痛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令患者及家属深受其扰。调查显示,我国癌痛的发生率为61.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表示,疼痛不仅会影响癌症患者的体质,降低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对肿瘤治疗的耐受力,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有些患者甚至因为不堪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丧失求生意志。如何控制疼痛已经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甚至是癌症晚期患者追求生命最后尊严的唯一要求。
由于多方面原因,癌痛未被治疗或治疗不足仍普遍存在。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列举了影响癌痛治疗的典型错误观念:“谈到癌痛治疗,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和治疗顾虑。有的认为,癌痛不是病,无需特别治疗;还有的过于担心使用镇痛药会带来的不良反应。部分医务人员持有‘重治癌,轻治痛’的观念,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我国癌痛诊疗的总体水平。”
韩济生院士指出,阻碍及时、合理治疗癌痛的原因不完全是经济条件,很多时候是出于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恐惧感,这些错误观念必须加以破除,所以解除思想顾虑、加强科普知识极为重要。
据统计,高达61%的癌痛患者未能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郭齐祥表示,为癌痛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疼痛管理,不仅要靠完善的制度,还需要有高水平的医疗团队,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重视。缓解疼痛是患者应有的权利,也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主动询问并实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状况,是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人文关怀最直接的体现。
据了解,“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大型公益活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通过300场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活动,提升医务人员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于癌痛的认识与理解,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癌痛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提高社会对癌痛的整体关注度,提升我国癌痛治疗的总体水平,最终造福广大癌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