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迁京

2016-04-13 10:17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红都”迁京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北京找不到特别好的西装裁缝。

而在上海,活跃着一群最早来自宁波的“红帮裁缝”。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他们开始为被称作“红毛”的外国人做衣服。因其裁制的西装、中山装手艺精湛,而闻名天下。

为改变北京服务业落后的面貌,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号召,沪上大批服装、照相、美发、餐饮业名店陆续迁京。其中,208名来自上海波纬、雷蒙、造寸等21家服装店的“红帮裁缝”被选拔到北京,7家著名的服装店联合成立了北京友联时装厂,后更名为北京市红都时装公司。红都之名,寓意红色首都,也有纪念“红帮裁缝”之意。这一事件,在红都企业史上被称为“红都迁京”。

红都迁京后主要面临三大任务:为中央领导服务,为出国人员服务,为驻京使团服务。当时的第一件任务,是为毛泽东主席参加党的八大和照标准像制装。

当时为领袖制装,不能近身量体。红都高级技师田阿桐师傅在5米外目测得出尺寸,再根据主席的身材、脸型,将衣领加宽,口袋改成贴兜,抓住领子这个“纲领”部位,设计制作了大尖领中山装。毛泽东主席对这件衣服很满意,以后的重大场合,都穿这一款式,外媒称为“毛式中山装”。至今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画像中,毛泽东穿的正是这一款式。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10月下旬,红都接到外交部来电,要为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100名中国代表团成员制装。当时的红都店面还完全是手工制作,日生产能力20多套。红都全体员工每天从早晨7点工作到晚上11点,连后勤司机都来帮忙穿针引线,仅用4天半时间,就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身着中深灰色花呢西服走下飞机,开始了他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对中国的访问。他指着身上的西服说:“红都!红都!”原来,他特意穿着在北京红都服装店定做的西服访问中国。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