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农具收藏有价无市遇尴尬

2016-04-11 11:05 呼和浩特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冷门农具收藏有价无市遇尴尬

清代木质手摇水车

农具收藏是收藏圈里的冷门,却也是最接地气的收藏。每每到了春播和秋收的季节,都会被人们想起,在收藏圈里热闹一阵。

“农耕用具不仅是农耕生活的变迁缩影,也最能唤起我们对父辈的思念。”藏友陈先生面对自己的几十件农耕物品,如数家珍,兴奋不已。而这些藏品在别人眼中却非常不打眼,他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介绍,“这是不同时期的秤砣、元代的石磨、近现代的犁、耙,别看它们土里土气的,但是种庄稼、收割、买卖粮食都离不开它们,是农民在务农时候最好的帮手。这些藏品的价值不是很高,非常容易入手,也是非常好的民俗藏品。在我市收藏农具的人比较少,因此并没有太高的关注度。”

在走访我市收藏市场的过程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我市的收藏市场里农具多以石制的工具为主,例如石斧、石磨、石碾子等,而这些农具的年代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和元代。收藏爱好者张先生介绍,在南方农具收藏非常普遍,因为南方的农业在古代比较发达,各种各样的农具被应用在不同的农业生产种植当中。“在我区主要以牧业为主,农业不是非常发达,所以能够保留下来的具有特色的农具非常少。”收藏爱好者刘先生收藏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农具,其中包括织布机、水车等等,而这些农具都是他不远万里从南方购买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型现代化农机具的使用,这些老式农具大部分退出了历史舞台。如果我们现在不收藏这些最接地气的工具,以后就只能从书本上看到了。这些旧的物件,不仅是一种民俗风情,也是一段已渐渐远去的历史。所以虽然农具收藏在市场上有价无市,也给带来的许多收藏乐趣,我还是会坚持收藏下去,也希望更多的藏家能关注到农具收藏。”刘先生说。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