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街进入变身倒计时

2016-04-11 10:53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关村大街进入变身倒计时

4月8日,北京中关村大街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作为项目的运营主体宣告成立,同时,修改完善后《中关村大街提升发展规划》也一并对外公布,标志着“中关村大街”提升发展工作进入快车道。根据计划,运营公司将组建规模达85亿元的基金,用于大街从物业到产业的整体升级。此外,15家金融机构也共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将为“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工作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运营公司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采取市场化动作方式,就“中关村大街”沿线的产业升级调整、街区智能管理、国际化发展、低碳化发展等主题陆续开展实施工作。据运营公司总经理杜朋介绍,公司将围绕“资产运营、投资管理、科技服务、国际交流、环境改造”五个重点方向,开展“造环境、出形象、调产业、拓空间”四个方面工作。

根据计划,运营公司将在2016年组建三只基金,包括5亿元的改造基金、50亿元的物业收购基金、30亿元投资并购基金用于大街从物业到产业的整体升级。“改造基金将主要用于写字楼等空间的腾笼换鸟工作,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业态升级;物业收购基金将解决有些写字楼产权分散,无法整体升级改造的问题;投资并购基金,将撬动10倍以上社会基金,为街区聚拢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杜朋说。

为更好地改善“中关村大街”整体面貌,在85亿元基金的基础上,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15家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将为“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工作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携手参与中关村业态调整规划方案及政策研究,支持“中关村大街”通过资产收购、改造扩建等措施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改善“中关村大街”沿线基础设施。

此外,为解决街区产业空间承载问题,中关村大街沿线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海龙集团、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2家驻街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关村大街”提升发展共建倡议书。根据倡议书,沿线各大中院校、科研院所、业主单位将发挥特色,优势互补,着力构建街区建设的协商机制,加强沟通、协同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以共商共建来推进“中关村大街”地区的整体发展。

未来,“中关村大街”将营造国际交流氛围、聚拢国际创新创业资源,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展示平台支持等创新服务,为中关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最佳展示窗口。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韩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