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来,中国股市先扬后抑,沪指在攻克3000点大关后,变得纠结反复。一方面,大盘近期连续上涨,短期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并且3000点上方的套牢盘巨大,上周四股指杀跌,便释放了清洗浮筹与上方套牢盘逐渐出逃的重要信号。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变化引发的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不利影响已开始显现。
对于本周市场,分析指出,除了要关注央行是否及时投放流动性,对冲中期资金的回笼外,还需注意市场风格变化。本周进入调整的成长股能否再度起舞,或将决定市场是否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政策风向
关注流动性变化 央行可能维持资金紧平衡
上周四,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纽约非盈利机构研讨会上表示,既然2015年12月美联储有能力在庞大的资产负债表里收紧货币政策,之后会在利率稍微升高的时候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分析认为,美联储银行总资产在2016年3月比2008年9月增加了3.55万亿美元,缩减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是美联储的既定策略。
对此,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鹤翔指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缩减,无疑在传达信号:等美国经济获得更多复苏后,会开启收紧流动性和加息的“双剑合并”,这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在短暂的“鸽”派宣言后,A股将迎来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尽管4月美联储加息概率低,但由此引发的美元指数整体走弱,也会带来一定的余波。“因为弱势美元引发的其他货币升值,会削弱他国货币宽松政策。对于中国而言,既要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短期对股市的促进作用,也要考虑到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削弱作用。”徐鹤翔认为,从目前来看,在没有进一步降息降准前,弱势美元的杀伤力比强势美元更大。
因此,国内货币政策的趋势变化应引起关注。“在流动性环境变化的同时,近期央行一系列举动或表明,货币政策正在从总体宽松转向边际趋紧。”中信证券认为,从3月央行MLF“询而未发”和季末央行未采取额外措施补充流动性来看,这一转向或因担忧近期房价上涨、猪肉菜价超预期上涨等引发的通胀压力。
无独有偶,不少受访机构普遍预测,猪肉价格将推高3月CPI涨幅,预计3月CPI依然维持高位,将上涨2.4%,此前已连升四个月,而这也意味着,今年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会因CPI同比的回升而受掣肘。展望未来,在4月扰动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中下旬MLF到期和缴税压力。据Wind数据显示,4月中下旬有4455亿MLF到期,而央行是否对此续作引人关注。
兴业研究咨询日前也表示,对4月份流动性状况不可掉以轻心。在经济短期增长乐观的情况下,央行可能继续维持资金面紧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不确定性均可能引起资金面紧张,譬如信贷投放速度过快、中下旬大量MLF集中到期等因素。投资者应该密切留意央行是否及时投放流动性对冲中期资金的回笼。
不过,整体来看,机构整体对4月股市走向仍偏乐观。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认为,市场对今年经济走势已逐渐转向偏乐观,1—2月份信贷投放以及中长期贷款占比、地产新开工投资等数据也显示出经济企稳迹象,而且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扩大投资支出、减税(营改增)等。因此,预计经济将在近期稳住,经济基本面的企稳会支撑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贬值压力,而资金流出的压力也会大幅减轻。
后市机会
抓住科技、涨价和改革三大主线
就A股近期表现来看,大盘连续上涨,获利盘有出逃的需求。在存量博弈、震荡整理、向下跳空缺口的情况下,分析人士预计,未来股指或在3000点一线反复震荡行情形成低吸高抛的投资节奏。
市场风格方面,经济有所回暖,对传统行业类的股票形成支撑,这也是上周在小盘股杀跌的情况下,蓝筹股最终仍能稳住阵角,带领指数反弹的重要原因。分析人士也表示,进入调整的成长股本周能否再次起舞,为市场带来赚钱效应,将决定市场能否再上一个台阶。
那么,对于后市布局机会,机构都推荐了哪些行业和个股呢?记者浏览多份研报发现,其所看好的行业多集中在互联网、改革、消费、养殖和其他主题投资领域。
例如,中原证券的研报就指出,建议配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概念,养殖业、大宗商品等通胀涨价概念,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等改革概念。“二季度可能重演去年四季度的反弹行情,反弹高点在3300—3400一带;总体反弹高度有限,以温和、逐步反弹为主,建议在季初持有,在季末卖出或市场到达目标区间卖出。”
而中投证券所推荐的行业则集中在互联网、个性化消费、低估值蓝筹、主题投资上。其中,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传媒、环保等行业均值得关注。在个性化消费领域,投资者需留意医疗、休闲服务、消费品的板块的增长。
此外,低估值蓝筹、存在兼并重组可能的国企改革、产能出清较快的周期子行业,以及如深港通、电竞、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通胀相关主题的板块也可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涉及养殖业、大宗商品等“涨价”概念板块已持续有所表现,其是否还有跟进的空间呢?对此,中原证券指出,国内通胀已经开始抬头,2月CPI达到2.3%,预计3月份会继续走高,猪肉价格已经处在历史高位,价格上涨有利于养殖企业的利润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经过数年下跌,目前可能已经进入底部区域,只要外部环境略有改善,价格就可能会迎来一定的反弹。”
而对于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板块,和信华通投资总监冯志坚也认为:“中长线国企改革仍值得看好,特别是地方国企的落后产能公司可重点留意,未来中概股回归和买壳重组等大戏都会陆续上演,这些对于壳公司都是利好,行情值得期待。”
机构动向
险资关注计算机、 医药、房地产三大行业
3月份以来股市大幅回暖,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渐高。统计显示,3月份机构调研了408家公司,较2月份的228家大幅增长近八成。其中,104家公司被20家以上机构调研,42家公司接受机构调研超3次。从行业来看,调研的公司集中在计算机、医药、房地产等行业。
其中,海立美达、旋极信息和保龄宝3家公司是最受机构关注的,均接受了超过100家机构的调研。其中,海立美达以接受合计126家机构调研排第一。据披露,海立美达仅在3月22日就接待了包括宏流投资、星石投资等在内117家机构的庞大调研团。
同时,宋城演艺、佐力药业、东方网力、飞利信、启明星辰、三湘股份、神州信息、科大讯飞、雪浪环境、利亚德、大华股份等16家公司接受了50家以上的机构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第二大机构投资者,险资也按捺不住,加入了调研大军。据证券日报报道,在3月1日至4月5日期间,共有76家上市公司获得了险资的调研。
从调研的频率来看,排名第一的当属中国人寿。期间其调研了华媒控股、中电鑫龙、亿纬锂能、高德红外等17家上市公司;紧随其后的是天安保险,分别调研了利亚德、初灵信息、沪电股份以及海立美达等15家上市公司。
第三的是中国平安,先后调研了光环新网、新联电子、华斯股份及太钢不锈等13家上市公司。此外,阳光保险调研的上市公司也达到10家,包括汇川技术、旷达科技、沧州明珠以及太极股份等。
从行业来看,计算机行业备受关注,旋极信息、东方网力、佳创视讯等11家上市公司分别获得险资17次调研,其中,东方网力获得险资调研的次数最多,分别获得天安财险、阳光保险、泰山财险以及中融人寿等4家险企的调研关注;旋极信息排名第二,分别获得人寿养老、天安财险和平安养老等三家险企的到访;佳创视讯则受到前海人寿和华夏保险两家险企的调研。
险资调研次数行业排名第二的是医药生物行业,共9家上市公司分别获得险资13次调研;排名第三的行业是房地产行业,共5家上市公司获得险企10次密集调研,其中,仅三湘股份获得一家险企的调研,包括华联控股、广宇集团、福星股份以及滨江集团至少获得2家以上险企的集中调研。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险资投资需求的释放,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将倾注更大精力关注A股市场,把握价值投资机会成为险资尝试加大权益类投资的动机。同时,3月31日险资运用办法征求意见已经结束,6000亿增量资金入市可期,这意味着相关险资重仓股值得密切关注。
基金布局
看好国企改革、环保设备等主题
年初至今,一些新基金凭借建仓晚、建仓缓的优势获取了较高收益,爬上了排行榜前列。在混合型基金中,年内收益排名前五的光大保德信欣鑫混合A、国联安鑫享灵火配置、光大保德信睿鑫混合A、兴业聚利灵活、长盛新兴成长均是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基金。其中,光大保德信欣鑫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率已经高达54.35%,位列混合基金收益榜首。
由于股票仓位必须高于80%的限制,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表现不尽人意。来自天天基金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收益率为正的股票型基金仅有7只,其中表现最好的银华中证国防收益率为11.25%,其他6只基金为信诚中证基建、圆信永丰优加、银华中证一带、泓德战略转型、工银文体产业、建信有色金属,收益率均在10%以下。
在此背景下,后市应如何买基金?上海证券给出了解答。在权益基金方面,其推荐配置相对均衡、精于选股、波段操作能力强的混合型基金。同时,可适当提高卫星资产——具备真正选股能力的中小盘成长风格基金的配置比例以增厚组合收益。“主题方面,建议投资者把握大消费和大健康主题的长期趋势性机会,以及互联网和绿色环保相关的确定性成长机会。”
而对于固定收益产品,上海证券则认为债市短期仍面临震荡,长期向上预期不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债基近期发布的季报,警惕持有产能过剩行业的高收益信用债违约的风险,缩短投资久期。“在配置品种上,我们更加看好重仓期限为中短期、高评级券种的债券型基金。”
在QDII基金方面,其认为加息预期反复,黄金价格前景未明,“我们更倾向于减仓以应对波动增大的风险,而在加息预期兑现后再加仓。”建议投资者提高债券QDII的配置比例,减持黄金和石油QDII,维持成熟权益类QDII的配置比率。
中银国际证券则列举了一些优秀的基金品种,如一些灵活操作能力较强、选股能力较好的基金:长盛电子信息主题、新华行业轮换配置、华商红利优选、浦银安盛战略新兴产业、兴全轻资产等;以及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易方达新兴成长、长盛电子信息主题等侧重成长股投资的基金。此外,还有工银金融地产、易方达资源行业、招商大盘蓝筹、兴全趋势等具有明显的周期蓝筹风格特征的产品。
最后,其认为2016年主题投资机会,如围绕着改革和转型,包括国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一带一路”战略,以及自贸区、互联网应用、节能减排、环保设备、并购重组等主题都值得继续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唐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