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风控新政 真的是重磅利好?

2016-04-11 09:47 成都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券商风控新政 真的是重磅利好?

上周五,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该消息被市场解读为重磅利好,对此,张道达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记者:对于券商风控新政,你怎么看,是重磅利好吗?

道达: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券商风控新政,这的确是一个利好。但这一政策是否真的是重磅利好,我觉得不能简单来看,还要从管理层出台新政的真正目的,以及新政出台后将取得怎样的效果来分析。

首先,管理层真的是在鼓励券商“放杠杆”吗?我看未必,证监会在周六出面辟谣,称市场人士对券商“杠杆放松”的解读系误读。对于证监会的辟谣,我认为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所以,既然管理层没有这个想法,那你还认为这是重磅利好吗?

记者:那你认为证监会此举的意图是什么?

道达:既然证监会都辟谣了,那么这时突然修改券商风控办法,其用意就很值得研究了。我认为有一种猜测是比较合理的,这要从去年的股灾救市说起。当时,证监会曾号召券商出钱给证金公司救市。而证金公司用券商出的钱买股票,并非算在券商自营盘里,会计处理上其实是记在“可出售金融资产”里的。也就是说,以后如果证金买的这部分股票出现损失,那么相关券商可能要进行资产减值损失操作。减值之后,一些投入较大的券商资本也会遭受损失,最终结果,就是可能导致这些券商风控表不符合此前标准。所以,为了出现避免这种尴尬,现在先把杠杆率指标调整了。

记者:如果照你这种观点,看来券商风控新政还不能理解为重磅利好了?

道达:我们还是换个角度来看吧。首先,管理层对杠杆的态度,依旧是控制,而不是鼓励。这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大家对后市的预期非常好,都认为沪指会站稳3000点,继续往上走,那么券商的“可出售金融资产”就不会遭受损失,也就不会面临救市亏损导致券商风控指标不合规的尴尬,规则也就不需要改。如果是这样的话,管理层也就没有必要来修改规则了。而现在,马上券商要披露一季报了,今年一季度股市总体还是跌了不少,这时突然要出台风控新政,起到的作用,我想也不用我再多说了。我认为,现在管理层的态度,很可能是不愿意大盘下跌,但又担心下跌。当然,分析这么多,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至于整个市场最终会如何理解,还有待市场来表现。张道达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