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起,湖南凤凰古城景区暂停“围城收票”,这意味着今后进入凤凰古城的游客将不需要再购买148元的门票。
“围城收票”曾是凤凰的标志性事件,发生于2013年,凤凰县政府当时对外称,由于凤凰古城旅游乱象突出,经济泡沫达到临界值,政府出台了“围城收票”的政策。而现在,政策又变了,这次凤凰县对外声称“‘围城收票’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并表示是“顺应民意之举”。
“围城收票”只持续了3年,凤凰古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凤凰古城项目的资方凤凰古城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取消行政事业型收费目录中的“资源有偿使用费”、“宣传促销费”,而国务院则停征价格“调节基金”,在这种情况下,凤凰县政府仍然希望从古城门票中获得同比例的收入,取消“围城收票”便是在资方与政府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发生的 。
不方便
“到处都是验票关卡
每个关卡都会盘问”
“全场清货,一件不留。”在张海贵的首饰店里,从2015年6月至今,这样的告示贴满了店内的每个角落。这家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城楼附近的门店,在经营的第十年,遇到了一股持续的生意“寒流”。
由于货物积压严重,张海贵不得不将店内商品打“一折”出售,“我积压的货可能10年都卖不完,现在只能打折甩卖,可还是没什么人来买。”他的一本记账本上,清楚地记录着今年3月份的收入情况,销售额为“0”的一共有6天。
张海贵和妻子王梅原本在古城内有6家店铺,“围城收票”的3年里陆续关闭了3家分店,员工也由70人减到3人。
以前,王梅几乎每晚都会和丈夫张海贵一起沿着沱江散步,但查票变严后他们再也没有去过江边。“往沱江的路上到处都是验票的关卡,每个关卡都会问你在哪条街开店、店名叫什么、隔壁有什么店,被问了心里会不舒服。”王梅说。
同样觉得不自在的,还有自小就在凤凰古城里生活的龙伟。龙伟居住在古城北边的老营哨街,街上一共设了5个验票关卡,其中一个就设在他家门口,“基本每个卡子都打过架,有一次我们一个本地人在过卡子时说了一句普通话,查票的人就让他买票”。
“网上都说好女不嫁凤凰男,因为嫁到这里还要给148元的门票钱。”龙伟有点无奈,如今他家周边的原住民都已经陆续搬到城外,把古城内的房子租给外地人做生意。
做改变
三年合作到期
经营主体未达成协议
三年前,凤凰古城旅游公司、启盛(凤凰)旅游公司、凤凰县城乡旅游公司等5方,达成《凤凰县景区整合经营协议》,试营期3年。凤凰古城公司一位内部人士称,门票中政府收取的费用超过40%。
2013年4月10日,凤凰古城公司董事长叶文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也公开表示:“这门票里有超过40%的钱是政府的。”
不过,这样的合作在今年3月27日中止。3月27日,凤凰县政府致函三家合作经营公司,决定暂停“围城收票”。函中提到,三年的合作即将到期,经营主体几经磋商仍无法达成合作协议。对于无法达成合作协议的缘由,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姚文凯解释称,是因为三家公司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他们彼此之间都有争议。”
在“围城收票”政策暂停之前,“两费一金”被相关部门取消。2015年10月,湖南省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资源有偿使用费、宣传促销费没有被纳入其中。2016年1月,国务院决定从2月1日起停征价格调节基金。
凤凰古城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则表示,“两费一金”的取消正是无法达成合作协议的“导火索”,“在磋商当中,政府还是希望维持之前的收取比例,但湖南省和国家已经取消了这个规定,我们肯定不愿意再交了”。而不久之后,他们就收到了政府暂停“围城收票”的通知。
凤凰县政府也公开表示,“两费一金”被取消的政策出台后,意味着门票价格政策发生根本改变,原来的门票必须进行重新申报和审核。同时,支撑合作经营的票务体系也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姚文凯说,“两费一金取消后,政府肯定不能从门票中得到应有的利益了”。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凤凰古城门票收入共约6.5亿元,其中,政府按照规定从中收取的 “两费一金”共1.19亿元。凤凰县政府表示,这1.19亿元全部用于古城保护。3年来,政府共投入古城建设、保护资金6.96亿元,实施了古城文物保护、古城消防整治、古城风貌民居整治、古城下水道清淤、古城夜景亮化等项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