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联养护公司开展交通安全导行培训考试:施工导行 5分钟完成

2016-04-08 09:43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施工导行 5分钟完成

交通导行,就是在带交通的道路上进行施工作业时,将社会车辆与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隔离,并保证社会车辆有序通行,主要用于道路、桥梁日常养护施工或抢险现场。

过去由于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碰到车流量大的路段,有时候30分钟都完不成交通导行,导致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同时,由于工作地点处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面对过往时速80公里的车流,多一分钟就意味着增加一分钟的安全风险。

随着道路环境和施工要求标准逐年提高,公联养护公司不断对交通导行设施进行优化改良,同时出台交通导行持证上岗的考核机制。

交通导行持证上岗

近日,公联养护公司为全力确保春季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公司组织下属34个施工导行作业队伍的300多人进行交通安全导行培训考核。据介绍,未通过本次培训考核的导行人员,会在公联养护公司进行备案,将不得从事一切与交通安全导行相关的工作。

“看清楚!对,步子迈大点!”距离培训现场200多米,记者就听见桥上负责本次安全培训的吕国柱的“大嗓门”。虽然今天是考试,但在现场,吕国柱依然忍不住对“犯错”的人员进行指导。

2米放一个安全桩桶、5米一个警示牌,在考核现场,参加培训考核的队员的操作步骤都极为流畅。“现在我们要求一般路段的交通导行必须5分钟内完成,达不到要求的公司将不允许该作业队伍进行交通导行工作。”吕国柱说。

公联养护公司负责北京城区三环路、四环路以及多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道路、桥梁养护维修任务。每个项目施工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交通导行,将施工作业现场与快速行驶的社会车辆进行分离,保证双方安全,道路养护工作的旺季,导行工作平均每晚要进行200多次。

笔试、实操缺一不可

“今天来参加比赛的,都是笔试通过的,笔试阶段已刷掉了一批导行人员。”吕国柱说。据了解,从春节后,公联养护公司陆续组织了4次交通导行培训,在笔试部分,对于补考一次仍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行导行工作,但可以参加其他岗位工作。“笔试主要针对实际交通导行中常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考核,比如导行各区域的标准距离,标识牌的使用,导行工作的步骤等。”吕国柱说。

“必须考过!今年能不能上岗就全看今天了。”公联养护公司道路养护第一项目部安全负责人尚玉忠对参加考核的员工说。在实操的考试现场,记者看到,本次考核共分为10项,从导行车辆的车容车况、导行设施的准备到能否正确选择导行端点,以及导行过程中各区域的安全距离都逐项进行评分考核。据了解,这样的导行培训每季度都会进行一次,将各作业队伍发生的问题进行阶段性地培训交流。“虽然考试很紧张,但是我觉得这个真是必要的,通过培训考核,我们的动作标准了,而且导行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前来参加考核的员工张和威表示。

第四代安全导行设备上岗

“您这架子不错,我们那个焊完总觉得重了点,不好从车上往下搬。”“你用不锈钢钢管,造价没贵多少,总共我算了下才用料11米多,但是便携性、稳定性可比以前的好多了。”在考试间歇,道路养护第一项目部尚玉忠介绍着项目部根据公司统一标准制作的第四代导行靠牌架、插接式标识杆。近几年,公联养护公司每年不但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同时还对导行装备每年更新。

“过去我们的标识杆都采用三脚架形式,不但稳定性差,而且时间长了易变形,造成开合困难,直接影响交通导行的速度,后来我们就让每个项目都改为插接式的固定底座,杆跟标识牌一体化固定,用的时候只需把杆往固定座上一插即可,大大节省了时间。”吕国柱说。

记者掐表算了一下,按过去三脚架搭设法,从展开支架到挂上标志牌,平均码放一个标志最少用时15秒钟,碰到不好开启的支架,用1分钟也是常事,而采用新型接插式标识杆一个只需要4秒钟即可完成,效率提高了将近四倍。

在现场,虽然每个导行队伍都采用第四代插接式标识杆等设备,但每个项目部为了适应各自不同的使用环境,在考核之余还围绕设备进行讨论。“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结合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设计出更实用的导行设备。”吕国柱说。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刘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