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苗,你知道多少?

2016-04-07 10:24 内蒙古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关于疫苗,你知道多少?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正在给小朋友接种疫苗。本报记者 韩雪茹 摄

目前我国对疫苗的分类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免费接种疫苗;第二类疫苗指由公众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每支疫苗都有“身份证”

“接种疫苗对群体来说,可以起到建立免疫屏障、防止大规模疫情爆发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帮助个体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应该说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研究所副所长田晓灵说。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生物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目前我国对疫苗的分类主要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免费接种疫苗,有8种,都必须接种,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如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等。第二类疫苗指由公众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等。第二类疫苗预防的虽不是危害巨大、流行风险高的疾病,但也有其重要意义,父母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及孩子的体质选择接种。

“但是在质量上,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一样得到保证的,二者的技术要求都是一致的,只不过采购方式、供应渠道有所不同。”田晓灵说。一类疫苗的采购是由政府来进行的,之后通过疾控系统逐级分发,最后到接种单位。二类疫苗是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生产或是经营疫苗的企业可以直接向经营企业供应,也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供应。“而且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进入市场的标准是一样的。所以从安全性来看,此二者没有差别。”田晓灵说。

每支疫苗都是有“身份证”的。据田晓灵介绍,疫苗在进入市场之前,每一批次都会经过严格检验。进入疾控系统的疫苗,从厂家运输时冷藏车的储存温度到疫苗入库、保存的条件,再到疫苗出库,去到哪个站点,全程都有温控监督和记录。在使用过程中,儿童什么时间打的疫苗,疫苗由哪个企业生产,生产批号也都有记录。像家长手里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其中还会有具体的接种单位、接种医生的签字等信息,疾控系统中也有相应的信息系统对此进行记录。“每个接种人都有权利了解自己所接种疫苗的详细信息和查验所接种批次疫苗的检验合格证,接种点也有义务将这些信息告知接种人。”田晓灵说。

有很多人认为,疫苗之所以具有抵抗某种病毒的功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病毒。其实这只是疫苗的一个种类,也就是减毒活疫苗,具体接种哪种类型的疫苗要因人而异

“有很多人认为,疫苗之所以具有抵抗某种病毒的功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病毒。其实这只是疫苗的一个种类,也就是减毒活疫苗。这种类型的疫苗通过降低病原微生物本身的毒力之后,将其接种到人体以激发人体的免疫力,达到产生某种病原的抗体,其本身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田晓灵说,“所有的疫苗都是为了激起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对人的身体健康不构成威胁。”

“建议全人群接种疫苗,尤其是儿童、育龄妇女、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具体接种哪种类型的疫苗则要因人而异。”田晓灵说,“儿童、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需要接种疫苗,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免疫能力比较低。对于育龄妇女来说,接种疫苗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胎儿的保护,因为一旦在怀孕期间隐形感染某种疾病,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严重的还会导致流产。若育龄妇女能及时接种疫苗,新生婴儿会因为有母传抗体的保护,对很多疾病也具有免疫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的抗体在8月龄左右会开始下滑,所以也要及时接种疫苗,避免宝宝暴露在没有抗体的环境下。不仅是这三类群体,经常接触动物或是喜欢养动物的人群,也应该接种疫苗,特殊地区比如说炭疽的自然疫源地的牧民或是居住人群建议接种疫苗。”

关于接种疫苗后的副作用,田晓灵介绍说,“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都是接种部位红、肿、还有些许疼痛,或是发低烧。极其严重的异常反应都是非常罕见的。就目前来看,每一种疫苗出现异常反应的几率不足万分之一。”田晓灵说,“而且非常罕见的异常反应90%以上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接种疫苗以前身体就出于不适的状态,或者有感冒发烧的症状, 接种人自身有比较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或是有严重的过敏性疾病,近期打过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建议接种疫苗。还有出生时低体重的宝宝也不建议马上接种。接种人在接种疫苗之前 一定要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了解并仔细阅读疫苗的说明书。”

【链接】

给孩子打疫苗 先弄清5个问题

1、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比疫苗更强更可靠?

相比疫苗,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确实能提供更全面的免疫保护,但这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人需要先感染并治愈某种疾病,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感染这些疾病,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牛痘可能导致肺炎;小儿麻痹会造成瘫痪或残疾;腮腺炎会引起失聪。合理接种疫苗,能预防这些问题。

2、为何出生后不久就要接种疫苗?

6个月以后,婴儿体内从母体里带来的免疫力会逐渐减弱。但免疫接种所能预防的各种疾病,恰巧会在此时轮番上阵。且患病越早,并发症越重,预后越差。因此,宝宝出生后就要开始接种疫苗,尤其在1岁前,几乎每个月都有疫苗要接种。

3、进口疫苗更好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指出,一类疫苗大部分是国产的,进口疫苗大部分是二类疫苗。凡是批准在中国上市的疫苗,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都经过严格检验,可放心选择。至于选择哪一种,家长可根据经济情况而定。

4、孩子一次接种多种疫苗会伤害身体吗?

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显著不良反应。儿童每天接触数百种异物,这些异物都能诱发免疫反应。

就是吃东西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能将新的抗原带入体内,而且人的口腔和鼻腔内本身就有很多细菌存在。

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

一次接种几种疫苗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少去医院,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更多的情况是儿童按程序完成推荐疫苗的接种。

此外,如果有可能,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诸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类型的联合疫苗接种,能减少注射的次数。

5、疫苗的副作用大吗?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相关专家表示,疫苗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轻微的,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可能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接种后,应在注射地点观察10—20分钟,接种后1—3天避免剧烈运动,不要按压接种部位,这样都能减少不良反应。

同时,吃脊髓灰质炎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热的东西;注射白百破疫苗和乙肝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

要特别强调的是,宝宝在急性疾病发作期,应暂缓所有疫苗的接种。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孩子,应先咨询医生再选择接种。(据《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史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