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的本质是给企业降杠杆

2016-04-06 10:31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债转股的本质是给企业降杠杆

银行债转股,多半是出于无奈,银行的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如果能够让企业还钱,银行多半不愿意持有公司股票,假如转股后需要持有三年,按照6%的贷款利率算就要有接近20%的机会成本。债转股对于企业也不算是好事,因为自己还款困难,转股的股价必然大幅有利于银行,虽说可以轻装上阵,但股权的损失也是很大的。本栏认为,债转股的本质是帮助企业减轻还债压力,但对于A股市场却不是什么利好。

为什么现在要推行债转股?主因是大量银行贷款难以收回,企业也为难,当初贷款或者发债没预料到经济会出现不景气,现在经营不好,没钱还贷,杠杆率越来越高,总得想办法解决。以前怎么办,是由银行发放新的贷款,然后企业拿到新贷款去归还老贷款,但现在银行也越来越谨慎,不愿意让企业借新还旧,因为这明摆着只是缓兵之计。于是债转股也就成了最现实的解决办法,把企业对银行的欠债转变为银行的持股,银行账目漂亮了很多,不良贷款大幅下降,于是不少人把这理解为对银行股的利好。

说是利好,其实很牵强,企业还不上贷款,主要是经营上出了问题,虽然银行债务转变成股份,不会出现无法收回的风险,但这股权能值多少钱恐怕很难说清楚,如果企业经营持续恶化,公司业绩连年亏损,那么最终将会损失殆尽。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还好点,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那最终也只能和企业同甘苦。

是对企业的利好吗?恐怕也不是,如果没有债转股,企业走上破产程序,虽然也是非常痛苦的选择,但却还有和银行周旋的余地,例如要求银行减免利息,也能达到减少财务费用的目的,将来经营好转了,还了银行本金,企业还是自己的。现在要让银行债转股,确定转股价格是最重要的环节,上市公司还能以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参考,非上市公司的定价,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银行嫌贵,企业觉得太低。

可是,债转股又是势在必行,如果没有债转股,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将会越来越高,最后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债转股之后,企业负债水平将会大幅下降,等到将来经济回暖之后,一切都能重新走入正轨。故本栏认为,债转股属于一种治疗手段,不能算是A股的利好,投资者宜理性面对,但本栏并不认为A股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未来股市仍以乐观为主,回忆一下社科院对于2016年A股点位的判断,上限在4000点,这一观点值得投资者玩味。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