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中的“财”道

2016-04-06 09:57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红包中的“财”道

清明小长假中,微信红包依然红火。

自从今年春节开始,微信红包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积极参与。各种微信群中,发红包的、抢红包的,都乐在其中,交流也活跃了许多。很多人吃饭、坐车、走路,都低头紧盯手机,生怕错过红包。有人列出抢红包日程表,总结出抢红包攻略。还有人开发了抢红包APP,甚至研发了抢红包机器人。

随着微信、支付宝、微博等纷纷加入红包大军,漫天飞舞的红包,可谓越来越疯狂。有人熬夜抢红包,抢不到还会郁郁寡欢。有人甚至会误入网络诈骗陷阱,泄露个人账户等信息。

小小红包中,到底有什么样的“财”道,会让人这样着迷?

1分也是爱

发红包不仅是春节的事儿,平时婚丧嫁娶,都会用到红包,南方称之为“送人情”,是一种人情的交流。

网络时代,这种人情的交流被开发成社交软件,微信红包大行其道。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有需求,人们在虚拟群体中,同样需要存在感,同样渴望交流。相比过去的短信祝福等口头上的甜言蜜语,红包显得更有分量,更有诚意。不论是1分、5角,还是十几元、几十元,都抢得不亦乐乎。“一分也是爱。”有很多这样的微信表情。

抢到红包的人自然开心,发红包的其实也很高兴,这一行为让双方都确认:我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结的,我们并不孤独。

抢来的红包更“值钱”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即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许多心理账户,人们会把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列入不同的账户内。同样一笔收入,如果支付的名义不同,比如劳务费、交通费、稿费等,会带给人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这是因为,人们会受到收入来源的影响,而将它们归入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从经济学上讲,每1元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1元就是1元,不管它是辛苦挣来的,或是路上捡来的,还是抢红包抢来的。

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的1元,却是不可替代的。心理账户中的钱,不讲究绝对值。因此,辛苦抢来的红包,哪怕只有一分钱,其价值也要大于地上捡来的1元钱。

何况,在点开“拼手气群红包”之前,并不知道这个红包里有多少钱,自己能不能抢到,能抢到多少钱。每个人都有可能拿到金额随机的红包,这样拆开时就会有一种惊喜,如果一不小心成了“手气最佳”,还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荣誉感。这些动机,都会让人忍不住在手机屏幕上点了又点。

回报重在心理预期

现实生活中,走亲戚发红包往往很纠结,给少了怕面子不好看,给多了又怕钱包受不了。而在网上,就没有这种担忧,多了少了,一样高兴。应该说,网上抢红包,趣味性大于实际效用。1分钱、1元钱、10元钱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这是真的,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也是真的。

国外研究者利用磁共振成像术观察脑部活动,发现同样是花高价买饮料,买给自己喝会让吝啬鬼心痛不已,买给别人喝反而会让他们松一口气。事实上,同样是花钱,用在自己身上叫花费,用在其他人身上则可视为投资,能给花钱者带来更多幸福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平常很节约的人,也舍得为他人付出。

既然是投资,自然有回报。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抢了红包,自然也要发红包。大部分人在收到红包后会回馈社群,于是在群里形成“你发我发大家发”的循环。

细究起来,红包中的“财”道,其实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上的认识。微信群红火,相信自己未来还要和这个群里的很多人打交道,因此发红包的动力就更强。另外,有人发了红包,随大流是人之本性,跟着发的人也越多,带动参与进来的人也就越多。还有一点很重要,互惠互利,公平诚信,唯有融入群中,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群里更多人的支持。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洪锦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