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不少人已经外出踏青、祭祀先祖。在成都华阳,42岁的金桂花(化名)却一脸疲态,没有心思外出。就在前一天晚上,她才替一户人家哭丧。现在,她的声音已经明显沙哑。不过,这场声泪俱下的嚎啕大哭,带给她的回报是120元。“哭丧的价格随缘,死者的家属愿意给多少就多少。”金桂花从事职业哭丧,至今已有19个年头。华西
哭是技术 声泪俱下唱念悼词
第一次去哭丧,金桂花才23岁。站在灵堂前看着陌生的遗像,她还是有些紧张、害怕。“毕竟是女生,胆小,怕死人,怕黑。”但是想到要赚钱养家,她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哭丧。
这一哭,就是19年。如今她已42岁。她的女儿已21岁,在一家婚庆公司工作。
“哭丧,要带入真情实感,才有感染力。”金桂花说,哭丧并非人们所想象那般容易,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哭的情况大概分三种: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嚎”。
每次哭丧,金桂花不仅要声泪俱下,还要高声唱念悼词。记者曾亲眼目睹过金桂花的哭丧场景。
长期流泪 她曾患高度近视
据金桂花讲述,哭丧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死者生前抚养子女的艰辛,二是表达子女的伤心悲痛,三是祝愿死者一路走好,并保佑子孙后代。
“我从来都是真流眼泪,把自己的情感带入。”金桂花说,为了更加融入角色,她会在前期详细了解逝者的生平经历,并贯穿到唱词里。“把自己当成老人家的后人,想起逝者生前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情绪自然就上来了。”
然而,由于在烟熏火燎中长期流泪,金桂花曾经几乎“哭瞎”了。2010年前后,她的视力明显下降,成了深度近视,不得不去医院进行了手术。手术后虽有好转,但是视力再也不如从前。
“现在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哭灵,年轻人都不懂这些老习俗。现代人感情压抑,在灵堂前哭不出来,把悲伤都憋在心里。我引导大家的情绪,让他们哭出声来,发泄情绪,也是减轻他们的悲痛。”
金桂花说,这份职业她会一直从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