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航空公司一架客机29日遭一名埃及男子劫持,转降塞浦路斯一座机场。紧张对峙几个小时后,全部人质获释,劫机者被捕。然而,此事几度峰回路转,案情扑朔迷离。有知情人士称,该男子为情所困,劫机前往塞浦路斯是为“看望前妻”。但随后又曝出新说法,此人出于政治动机,要挟埃及当局“释放多名女囚犯”。
虚惊一场!
人质最终都安全获释
这架航班号为MS181的空中客车320客机隶属埃及航空公司,搭载至少55名乘客和多名机组人员,29日上午从埃及地中海沿岸城市亚历山大飞往首都开罗,预计全程耗时30分钟。
然而,机上一名男子声称腰缠炸弹,威胁要炸掉客机,随后劫持该客机降落在塞浦路斯南部海滨城市拉纳卡机场。
塞浦路斯紧急情况应对部门立即封锁了这架客机降落的停机坪,并且与埃及当局协商应对之策。
埃及民航部长谢里夫·法特希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当天下午,劫机者已经释放大部分乘客,但继续扣留着4名机组人员和3名乘客。当天晚些时候,埃及方面证实全部人质都已获释。
据埃及民航部门透露,客机成员中包含21名外籍人士,包括8名美国人、4名荷兰人、4名英国人和1名法国人。
法特希说,劫机者“没有携带枪支,我们尚不确定他缠在腰间的爆炸物是否属实。但出于为乘客安全考虑,我们按照爆炸物加以应对”。事后调查显示,所谓爆炸物是谎言。
恐怖袭击?
塞总统说与恐怖主义无关
29日晚些时候,塞浦路斯政府发言人确认,“劫机者已经被捕”。目击者称,看到此人走下客机、举起双手,随后被两名反恐人员摁倒在地、搜身后带离现场。
埃及总理谢里夫·伊斯梅尔确认,劫机男子是埃及籍,但未透露更多详情。围绕该男子的作案动机,先后曝出多种说法,更显案情扑朔迷离。
一些人最初猜测是否为恐怖袭击,但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夏季斯29日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初步调查显示,“这起劫机事件与恐怖主义无关”。
塞浦路斯国家广播电台最初报道,这名男子寻求避难,要求地面人员帮他配一名翻译。
但是塞浦路斯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否认这一说法,声称肇事男子“显然坠入爱河”,劫持客机前往塞浦路斯是为了与前妻或前女友相会。这对情侣据信育有儿女,但后来感情破裂。
当媒体记者询问塞浦路斯总统,劫机者是否果真是为见一名塞浦路斯女子,阿纳斯塔夏季斯答道,“(麻烦事)总少不了女人”。
塞浦路斯警方发言人妮科莱塔·蒂里穆透露,劫机者的“前妻或前女友”已经抵达拉纳卡机场,等待进一步行动。
但据塞浦路斯广播公司和天线一台报道,该男子要挟埃及当局释放多名女囚犯,显示其劫机出于政治动机,并非感情纠纷。埃及政府知情人士告诉俄新社记者,埃及当局“拒绝了劫机者所提要求”。
埃及中东通讯社最初报道,劫机者是埃及男子易卜拉欣·萨马哈。但一名自称是萨马哈妻子的女子通过当地电视台抗议,电视画面里的劫机者照片根本不是她丈夫。中东通讯社随后更新报道说,劫机者名为赛义夫丁·穆斯塔法。劫机者据信是一名大学兽医学教授。
应对劫机:
拉纳卡机场不是首次处置
更令人们焦急的是,劫机者曾往停机坪上丢了一封信,或许写着他的具体诉求。由于信件由阿拉伯语写成,塞浦路斯当局需要寻找译员进行翻译,外界暂不知晓详情。
这并非塞浦路斯拉纳卡机场首次处置劫机事件。
1978年,埃及当局曾出动突击队前往拉纳卡机场处置一桩劫机事件。虽然最终全部15名人质获释、劫机者被捕,但是这场突击行动也造成15名埃及士兵死亡、15名塞浦路斯士兵受伤。这场风波导致塞浦路斯与埃及外交关系陷入低谷。
围绕最新劫机事件,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夏季斯已经与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通过电话,协商具体事宜。埃及方面准备安排一架飞机前往塞浦路斯,接回获释乘客。
过去十年国际劫机事件
2014年2月17日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大约200人的客机在飞行途中遭劫持,改道降落瑞士日内瓦机场。劫机者是副驾驶,趁机长去洗手间的时候关闭驾驶舱舱门,独自驾驶客机前往日内瓦。这起事件以劫机者被捕告终。
2014年2月7日
土耳其飞马航空公司一架搭载110名乘客的客机从乌克兰哈尔科夫市起飞,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飞行途中,一名男子声称携带爆炸物,要求飞机改变航向,接警后,一架土耳其空军F—16型战机紧急起飞,伴飞遭劫客机直至降落。突击队员随后发起突袭,制伏劫机者。
2010年7月29日
俄罗斯一架客机搭载98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从北高加索地区的矿水城飞往首都莫斯科,中途遭一名中年男子劫持。客机降落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俄罗斯特种部队成员化装成医护人员登上客机,制服那名男子。行动中没有出现伤亡。
2007年8月18日
土耳其一架客机从塞浦路斯岛北部飞往伊斯坦布尔途中遭到劫持,两名劫机者要求客机飞往伊朗首都德黑兰。由于燃料不足,客机降落在土耳其南部安塔利亚机场着陆。两名自称“基地”组织成员的劫机者随后向警方投降。机上人员只有数人受轻伤。
2007年2月15日
毛里塔尼亚一架载有79人的客机在夜间飞行途中遭到一名持枪歹徒劫机。飞行员急中生智,用劫匪听不懂的法语播音,告知全机乘客“应对方案”,即客机在着陆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然后再次加速,使歹徒失去身体平衡。这一策略取得成功,劫机者最后被乘客围殴并被制伏。
2005年9月12日
哥伦比亚“艾雷斯”航空公司一架小型客机从哥南部城市弗洛伦西亚飞往西南部城市内瓦的途中遭到劫持,降落在首都波哥大。经过数小时谈判,两名劫机者向政府投降,机上所有人员获救。
2005年8月27日
一架利比亚C—130型运输机运送被利比亚当局驱逐的76名厄立特里亚公民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途经苏丹领空时遭到乘客中的4名激进分子劫持,降落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机场。谈判时劫机者突然要求飞机起飞,在机场上空盘旋40分钟之久。苏丹官员在与劫机者取得联系后,劫机者同意再次降落,随后投降。本栏文字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