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生吃活鱼娃娃吓得直哭

2016-03-29 18:52 南昌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演员生吃活鱼娃娃吓得直哭

近些年来,国内电影市场火热,大片不断上映,吸引许多影迷前去观看,不断刷新票房的纪录。不少影迷看电影的时候,还会选择带上自己的孩子,但影片中出现的暴力血腥镜头,往往把孩子们吓得不轻,有些孩子甚至当场哭了起来。

现象

暴力血腥镜头多,吓哭观影孩子

“妈妈,妈妈,好吓人,我不想看了,我要回家……”上周末,红谷滩一家电影院正在播放电影《荒野猎人》,影片中不断出现虐杀、生吃活鱼和野牛肝脏、剖开马匹肚子等血淋淋的镜头,影厅内一名小孩被吓得一直哭闹,为了不影响其他观影者,他的母亲无奈地将其带离影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火热,国产大片和进口大片不断上映,很多父母会把“看电影”当成享受家庭温情的娱乐项目,带着孩子一同前往,因此,“熊孩子”的哭闹也成为影院内的一个常见现象。

“不过,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熊’,也是有原因的。”经常去影院观看电影的陆颖怡告诉记者,很多电影大量应用特效,加上现场的音响效果,暴力、血腥、恐怖镜头非常逼真,有的时候成年人都会被吓到,更不要说孩子了。“像周星驰的《美人鱼》,虽然是部喜剧片,但射杀美人鱼的镜头还是很血腥的。”

即使是动画片,有些影迷也认为并不一定适合儿童观看。“现在动画片有些是中文配音,还有些是原音,只有中文字幕。”资深影迷高伟向记者抱怨道,很多孩子年龄较小,认识的字不多,看中文字幕完全跟不上,就在影院哭闹,“我不明白,有些家长为什么不能仔细了解电影后,再带小孩子来看,省得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

调查

影院几乎不会提醒

是否适合儿童观看

近几日,记者在南昌市多家影院采访了带孩子看电影的家长,他们普遍表示,一般只要是动画片,都会带孩子去看,其他电影则会看看网上的评价,如果评分较高的话,就会考虑带孩子去看。“其实我们看电影前,也不会刻意去了解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有时候看了以后才后悔,心里觉得不应该带孩子来看。”市民郑先生说。

家住绳金塔附近的刘曦则会关注电影内容,“我小时候经常在文化会堂看电影,那个时候门口部分影片的影讯,会加上一句未成年人不适合观看,这让我印象很深,所以我会一直关注。”刘曦说,他建议现在的电影院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提示。

记者随后询问了多个影院的工作人员,他们普遍表示,并不会提示电影是否适合儿童观看。“现在很多人都是网络购票,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孩看电影,就算是到柜台购票,顾客拥挤的时候,我们也没空解释啊。”会展路一家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说,偶尔人少的时候,她看见有家长带着小孩看《荒野猎人》,就会提醒一句电影可能不适合儿童,建议他们改看《疯狂动物城》,“但是这样的情况也不多,大多时候还是顾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观点

暴力血腥镜头对孩子成长不利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模仿身边的人或者事物,如果看多了限制级影片,孩子可能就会因为好奇,而模仿影片里面的一些暴力行为,接受影片中的暴力价值观念,甚至习惯用暴力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不利,容易产生负面的价值导向。

家长应该带孩子看什么样的电影?舒曼建议:“从形式上来说,家长陪同孩子看电影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所以应该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应该选择适合孩子观看的温情类影片为宜;从内容上来看,应该选择积极奋进、导向正确且充满正能量的影片,使孩子看完保持乐观向上的面貌。”

舒曼说,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影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

家长带孩子观影前应做好功课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系主任姜滨认为,现在儿童接触到血腥暴力电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家长如果事先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他就没有办法判定里面的一些镜头是否适合小孩观看,而且不同的家长尺度也不一样。

姜滨向记者介绍,在美国,电影大致分为G(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PG-13(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以上儿童观看)、R(限制级,建议17岁以上观看)、NC-17(17岁及以下禁止观看),日本则按年龄12岁、15岁和18岁以上分级。像《荒野猎人》在美国就属于R级片。这都是相关专家审核影片,觉得它适合什么年龄段孩子观看,再由家长委员会确定后,才能在电影院公映。而在国内,目前没有分级制度约束,电影院也会更多考虑盈利的问题,所以才缺少相应的管理。

姜滨说,一部电影上映后,家长不要急着带孩子去看,应做足功课,在网上看看相关评价,进口片可以参考美国对电影的分级,详细了解是否适合儿童观看,甚至自己先去看一遍。“如果只是盲目地选择影片,哪个电影热就看哪个,这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贾明 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