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3月28日讯 (记者 凤凰)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严重损伤,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第三大老年“杀手”。3月2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办、强生医疗支持的“第九届创伤骨科研讨大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以预防为主,加强治疗的规范性,并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医生的能力,是应对中国老年髋骨骨折挑战的主要策略。
据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约有630万人遭受髋部骨折,其中约有320万将发生在亚洲,而作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将面临着大量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例。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学会前会长,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曾炳芳教授指出,中老年骨折日趋引发关注,发生在65岁以上老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部位的髋部骨折约占到了50%以上,而只有30%的患者能恢复到伤前的生活状态,这一现状不仅加剧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还为骨创伤诊疗带来巨大挑战。
应对髋部骨折这一挑战,首先要以预防为主。跌倒是导致老人髋部骨折最直接原因,曾炳芳教授表示,防止跌倒、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的关键。
其次,医疗机构要加强骨折治疗的规范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唐佩福教授表示,自1972年第一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我国的骨科治疗手术技术日趋精细化,骨科疾病的规范治疗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在手术中,抗菌材料的使用也为患者带来益处,如使用抗菌缝线缝合创口,可降低感染风险,有利于患者的愈合和恢复;但是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影响了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质量。
曾炳芳教授指出:“各大医院应建立更完善的全套诊疗方案,在术前综合评估、术中个性化诊疗、术后康复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力求实现医护康复一体化治疗,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治疗方案。”
第三,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专家指出,骨折患者基本上是在骨折当地进行治疗的。如果基层医生的水平不过关,患者第一时间没有得到规范正确的诊疗,有可能需要接受二次手术,这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国际骨科内固定学会亚太区主席王满宜教授表示,此次研讨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位基层医生参加了培训,这将有效地提升基层医生的骨科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