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但也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发期。所谓“菜花黄,痴子忙”,这是民间一种流行的说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能够及早认识和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发病或复发的有效措施。
据统计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约为1%,男女大致比率相当。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发病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其中3%-10%的女性起病于40岁以后。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与以下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神经生化改变、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等。
如果发现亲人有以下行为,应当尽早到精神专科医院咨询。
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生活较前懒散、性格变得和以前不一样,如常常独处,不爱理人,远离亲戚朋友,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能力下降,偶然可发现有一两句话不可理解或“牛头不对马嘴”,或有时有点奇怪的行为,如突然发怒摔烂东西,或为一点小事执拗与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等。此时常易被误会为“思想问题”或性格改变。
鉴于春季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风险,早期应对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3月至5月对这些患者应加强关注,做到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多维度的联合。如您身边亲友出现情绪障碍、睡眠障碍、思维紊乱、猜疑等症状时,可建议他们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咨询,以尽早控制症状。徐晓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