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25日晚间,一份名为《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中国银监会江苏监管局关于规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促进住房金融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内部文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字里行间透露出收紧首套房认定标准的信号,“首付贷”也被禁止。26日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人行南京分行,确认了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并得到了准确的政策解读。
厘清“首次购房”与“首套房”
这一文件指出,江苏房地产市场走势分化,既存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较高的压力,又出现了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全省金融部门要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
在网络上,备受热议的是文件中这样一句表述:“严格区分‘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和‘首套普通自住房’,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借款人家庭,不得纳入‘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支持对象。”这被坊间广泛理解为南京将“认房又认贷”。
人行南京分行行长周学东表示,“认房又认贷”是误读,文件只是对“首次购房”和“首套房”的区别进行了重申。目前市场对于“首次”与“首套”的概念有所混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银行不做具体审查,将“首次”的政策运用到“首套”上。
所谓“首次”,指购房者从来没买过房子,可以享受最优惠的贷款政策。而所谓“首套”,指的是首套贷款房,即购房者本身已经有了1套房子,只要没贷过款,或者贷款已经结清,现在贷款再买房都可以认定为首套房。
他解释,文件出台并不意味着南京的房贷政策有变化。房贷政策依然是:首次购房,首付最低2.5成,利率优惠;首套房(且唯一住房),首付最低3成,利率优惠;持有一套住房,贷款已结清,再次购房仍按首套认定,即首付3成、利率优惠,如果贷款没有结清,再次购房,首付4.5成,利率上浮1.1倍。
对“首付贷”和“零首付”说“不”
“首付贷”是近期楼市热词。通过房产中介、P2P、互联网众筹、消费信贷等渠道筹集购房首付款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联合发放的这份《通知》中,严打“首付贷”的内容也颇引人关注,提出“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源的审查”,“客户的首付款不能来源于借贷资金”是底线,银行必须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综合运用征信、首付款流水审查等方式,确切掌握借款人首付款真实的资金来源状况,严格审查首付款证明材料。如果无法查实首付款来源,借款人应提供未使用商业性借款资金充当首付款的书面诚信保证。
《通知》要求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和信用贷款时,要对客户的贷款用途进行验证,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作首付款。一旦发现购房人用消费贷款、信用贷款、房产中介公司、互联网平台、小贷公司等渠道资金做首付款,银行将拒绝发放住房贷款。
“下发这个文件的目的,就是打击‘首付贷’和‘零首付’,同时打击假离婚、假按揭、首付款自有资金真实性承诺作假等行为,既支持居民正常的购房借贷资金需求,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借款人弄虚作假的要计入个人不良记录。”周学东说。 据新华日报
相关新闻
南京楼市库存量
跌破3.3万套
金陵晚报讯(记者 刘昊)楼市传统旺季“金三”接近尾声,上一周南京楼市迎来开盘上市高峰,全市20家楼盘推出约3600套房源。截止到昨天下午5:00,上个星期共有10家楼盘售罄。根据南京网上房地产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六,南京楼市当天认购住宅1393套,这个数字与三月份以来南京楼市日均认购新房500套左右的数据相比,翻了一倍多,也创造了近期周末单日认购量新高。在近期热销大潮的推动下,截止到昨天下午5:00,上周南京楼市的库存量也从3.5万多套下跌至3.3万余套。
上周六,位于河西南板块的鲁能公馆开盘,加推256套精装房源,面积89㎡-138㎡。开盘均价为32000元/㎡,相比最近一次的开盘价,每平方米上涨了3000元。尽管如此,一个上午本次加推的房源就全部售罄。差不多同时,江北新区的金地格林格林加推110套房源,面积85㎡-105㎡,销售均价17000元/㎡,经过半天去化,所推110套房源也全部卖光。
上周五上午,位于江北高新区板块的弘阳时光里迎来开盘,推出314套房源,就被众多买房人一扫而空。当天下午,江北的弘阳爱上城迎来开盘,不到2小时,291套房源就已经全部卖光。当天晚上,江宁九龙湖的保利中央公园,推出261套精装房源,当晚便宣告售罄。位于仙林湖板块的新城香悦澜山上周五晚间加推高层房源,212套房源全部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