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换心法”:帮你用一周时间找回快乐

2016-03-26 15:07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七天换心法”找回快乐

匆忙的工作、孤单的心情、亲友的不理解……生活中有太多失意的泡沫,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怜自哀的境地,久而久之,甚至丢了快乐。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给出了“七天换心法”,帮你用一周时间找回快乐。

周一:写下低落,拒绝愤怒。周一是新一周的开始,纷杂的事物都会接踵而至,让人情绪受到影响。但不要因此而愤怒。发表在《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记日记能减少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增强免疫系统,并能为工作加分。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认为,用激烈的方法发泄愤怒只会使心情变得更糟。汪冰建议,给自己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日记中充分表达。写下能表达愤怒情绪的语句,表达对这个事情的理解、看法、感受,最后找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从书写中找到平静,更能从创伤中走出来。

周二:以爱换爱,尝试善举。经过周一的忙碌,周二,人们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应该用善举来温暖自己身边的环境。上海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新表示,善良的举动,是天性使然。它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一种高贵感与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还能将善意传递,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友好的社会氛围。

张学新表示,每天尝试几个小小的善举:学会关注身边人的状态,学会倾听他人,学会肯定,多去表扬别人的努力等,都会让他人和自己的生活感觉友善了很多。

周三:感恩之心,化解压力。周三是工作日的中间点,是时候放下烦恼给父母打个电话了。“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历史与社会给予我们生存的力量,这是我们感恩的根源。”在张学新看来,学会感恩,很容易产生一种与周围世界融为一体的感觉,能够给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友好的环境。

汪冰还建议,可以经常分享感恩的事情:将事情的体会,美好的细节写出来,或者拍出图片在社交网络中发出来,强化幸福感。

周四:选取照片,记录点滴。当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常常忽略感受片刻的存在,忘记稍纵即逝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研究表明,简单地看看老照片就是提醒自己生命意义的途径之一。回忆可以把现实与过去相连,视野会变得更宽阔,这能把你从混乱如麻的失望和焦虑中解救出来。

汪冰认为,可以选家人或朋友的照片,或是能够表现快乐或重要事业成就的照片经常看看。甚至可以用写纸条、画画等方式回顾过去的时光。花点时间梳理一下,当初为什么会拍这样的照片,这些年是否错过了生命的点滴,这些感触将会启迪你,珍惜当下。

周五:发现美丽,感受精彩。最后一天工作日,心情自然是轻松的,但要学会发现美,才能让心情变得更美丽。无论是星星充盈天空的美景,还是一段悦耳的鸟鸣,都能放飞思绪,使人更快乐、更无私,做事情更有效率与目标。

张学新强调,发现美,首先要认为生活中存在美。其次,不要总“张望”别人的生活,羡慕他人。重视自己,才会发现生活中孕育着很多精彩。

周六:学会放弃,培养兴趣。放松的周末可以什么都不干,所以很多人都会一天与电视、零食为伴。汪冰认为,离不开电视、酗酒、钟情零食,意味着害怕独处,想忘掉痛苦,而这种趋乐避苦的方式并不能带来幸福。放弃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才能健康幸福。

汪冰强调,放弃是为了拿起,可以尝试全然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这也能帮助你感知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快乐,舒缓压力和焦虑。

周日:不用愧疚,继续前进。周日是最后的休息日,也是一周的结束。我们很容易纠缠于休息日匆匆流逝的内疚感中。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通报》上的研究发现,愧疚感不仅会引起焦虑和痛苦,还会引起无望感,让我们与未来的憧憬渐行渐远。

汪冰认为,过去是不会改变的,不要停在原处无谓地消耗自己的能量。张学新更强调,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从零开始,继续前进。(摘自《生命时报》)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谭卓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