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肺常笑多喝水 咳嗽超两周需警惕

2016-03-26 14:41 燕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春季养肺 常笑多喝水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结核病尤其是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在人们的认识中仍然存在诸多误区,比如认为现在结核病已经少见了、结核病不好治疗等等。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对待结核病一定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并进行规范、科学防治,消除其危害。

□本报记者 梁蕾

肺结核多见,咳嗽超两周需警惕

提起结核病,不少朋友的反应都是“现在还有结核病吗?”对此,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副院长王瑜玲表示,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卫生条件提高,不可否认结核病的发病得到了控制;不过,由于对结核病的认识不充分,再加上流动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有的地区结核病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结核病仍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因此,目前对结核病的防治仍不能掉以轻心。

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能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但结核杆菌主要感染肺部,故以肺结核多见。肺结核较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咳嗽、咳痰,但这些症状也可以在其他一些呼吸道疾病中见到,很容易忽视、造成治疗的延误。因此王院长提醒,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2周,就一定要做做胸部X线检查和查痰,以排除结核疾病。如果连续咳嗽、咳痰3月以上或伴有咯血、低热等症状就更应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病,要及时到有关医疗单位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应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治疗管理。

早诊早治,避免传染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而且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发现有结核杆菌)具有传染性,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喷出会有结核杆菌的飞沫,这些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后就有可能造成感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正规治疗,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因此,王院长提醒,一旦怀疑患病就要及时到结核病专业医院或机构诊治,确诊后就要进行及时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不仅有利于本身的康复,也能避免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对于近期内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王院长表示,应首先了解是否有可疑肺结核症状,并且均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X线胸片等检查,以判断是否发生了结核传染,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另外,结核病人最好单处一室隔离;外出戴口罩,并注意讲话要同对方保持1.5米以上距离,不随地吐痰等。

规范治疗,用药需足疗程

结核病好治吗?王院长表示,随着治疗水平和检查手段的提高,现在结核病一般都能很快明确诊断,并可提供有效治疗。因此,只要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配合医生,规律用药并保持信心,除非耐多药或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者,95%以上的肺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不过,王院长也提醒,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的治疗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足疗程用药。这是因为,抗结核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如果自行停药或间断用药,就会产生耐药性,使结核很难治愈,而且容易复发,因此必须坚持完成规定疗程。此外,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也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防病需养肺、讲卫生

春季气温回升,各种病菌活跃,这也给肺结核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么在此时节该如何预防、避免肺结核发生呢?王院长指出,防病除了要注重自身及居住环境的卫生外,也不要忘了保养肺脏。

卫生通风:无论是居所的房间,还是学校或者集体生活环境,都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空气畅通。应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家中有结核病患者,应经常洗晒患者衣物,餐具煮沸消毒;患者不要随地吐痰。

养护肺脏: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清肺;登山等适度运动也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有利于肺脏健康;咳嗽也是身体排出异物的正常反应,可以在空气较好时主动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饮食上,则可多饮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或多吃一些养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蜂蜜、银耳、百合等,均可搭配食用;按摩中医穴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养肺健肺之功,例如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叩肺俞(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等均可。此外,中医还有“常笑宣肺”一说,开怀大笑也能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保证肺脏健康。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