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三观”越接近 婚姻越幸福?

2016-03-25 11:33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收入和“三观”越接近 婚姻越幸福?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意思是两人的家庭出身要匹配。但是进入到现代社会,受到后天教育和社会经历等的影响,三观、收入这些都在影响着婚姻。夫妻是不是经济条件和三观越接近,婚姻就会越幸福?有国外研究者做了配偶的相似性和幸福关系的研究,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幸福感要看两个方面

研究者认为主观的幸福感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满意度,一个是情感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对他们自己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往往受到他们的性格、身体和心理健康、感情状况、工作满意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与夫妻双方的互动模式有关的因素则是感情满意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比如说三观、情感支持、陪伴等等。经济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更相关,而三观一致对感情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荷兰的研究者调查了3000多对夫妻的收入和工作时间来研究经济方面的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用给自己生活打分的方式来测量被访者的生活满意度。有关三观因素的调查,则是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对待性别角色的态度、对待家庭支持的态度,以及有关家庭生活的传统观念。

收入相当的夫妻

生活满意度更高

研究的结果发现,生活满意度和感情满意度往往不是同一码事。经济条件相当似乎仅仅与生活满意度比较相关,但对感情满意度的影响不大。

夫妻之间的收入和工作时间差别越大,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越低,并且这一发现对男人和女人都适用。换句话说,收入相当的双职工夫妻比“全职主夫”、“全职主妇”家庭中的丈夫和妻子的生活满意度平均来说要更高一些。

研究者同时发现,丈夫的收入越高、工作时间越长,丈夫和妻子各自的生活满意度也会越高。妻子的收入也会提高她们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但对丈夫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什么影响。基于丈夫高收入下的条件相当的夫妻对生活感到最满意。

三观一致对感情满意度挺重要

夫妻三观一致重不重要?三观对感情满意度挺重要的,但是和生活满意度联系不大。研究显示,夫妻双方在三观上的差异,和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关系。但是夫妻双方的家庭传统观念差异越大,丈夫和妻子的感情满意度都会越低。

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条件相当、三观一致的另一半确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剩男”、“剩女”。金陵红娘的婚姻咨询专家庄老师认为,要遇到如此匹配的对象,最好抱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达。切不可认为经济条件和三观接近是决定婚姻幸福的全部,这只能是幸福婚姻的一个基础。在漫长的婚姻岁月中,观念和经济都有可能是个变数,幸福还是要靠男女双方去用心共同经营,两人互相在情感上支持和陪伴,共同成长,这也是保持感情满意度的一种方式。

■新闻链接

多数夫妻认同“三观”影响婚姻

上海进行了一项线上线下联合的婚姻话题调查显示,在当下夫妻中,对婚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上的共鸣,三观上的一致是大部分夫妻所追求的“恒爱”婚姻。

与之相对应的,在要求“精神同步”的基础上,大家看待婚姻中的“爱情”的态度越来越理性。在“你认为自己能‘恒爱’另一半吗?”话题中,42%的人表示“很有信心,彼此深爱”;48%的人则理性表示“顺其自然”,另有将近10%的人表示“勉强维持”或“已经不爱了”。

大部分夫妻都表示,兴趣相投、性格原因或是经济能力都不是最必然的原因,而婚姻中的主观努力和对婚姻付出,才是婚姻携手的真谛。所以超过七成夫妻仍表达了对婚姻的责任感与承诺,既然选择了婚姻,无论发生何种困难都要克服。

85后、90后逐渐成为了结婚的主力人群,青年人对婚姻的精神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又不失对婚姻的责任感,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