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仅存的明宣德青花器座

2016-03-25 09:3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世界仅存的明宣德青花器座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是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它造型古朴典雅,釉色细润清亮,纹饰生动流畅,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特有的艺术魅力而独步一时,成为明代青花瓷器的巅峰之作。宣德青花瓷品位很高,从明代嘉靖时期开始,历朝历代对宣德青花瓷器皆有仿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美、德、法、日等国对宣德青花瓷器大量收购,更使其价格攀升百倍。目前宣德瓷器的收藏,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在其他机构和民间则较为少见。然而我却在南京艺术学院的古陶瓷标本室里,发现了一件极其罕见的宣德青花瓷器。

2016年1月,我到南京艺术学院参加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开始的前一天,我专程去参观了艺术学院的古陶瓷标本室。在众多的陶瓷标本中,一件青花三足器座吸引了我的眼光。这件三足器座,器腹呈“亚”字形,下承三兽足。浑身上下满饰青花纹饰:口沿饰青花凸鼓钉纹,器身饰青花仰覆莲纹,三足上饰高浮雕青花兽首。这件器物胎体厚重,釉面肥腴,青花发色浓艳深沉并有铁锈斑,晕散现象比较严重;绘画风格较为豪放,给人的整体感觉敦厚凝重、沉稳大气。综合它的各方面特征,应为明代宣德时期的器物。从现有的资料看,全世界范围还没有发现这样造型的宣德青花瓷器。

有一天我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套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六色套印《西厢记》版画的复印件,其中的第二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眼光:上面画了一个细瓷棋缸和一个剔红木托座。棋缸呈扁圆形,口沿处绘精美的缠枝莲纹,棋缸旁边是剔红木托座,托座的蕉叶形三弯腿呈优美的S形,三弯腿的上部分处鼓出,下部分处内敛,至足部外卷上翘。

再看南京艺术学院所藏的这件宣德青花三足器座,其造型也是在圆形托盘下承三足,跟《西厢记》版画里棋缸的剔红木托座非常相似,因此基本可以判断这件宣德青花瓷器也应该是一个器物的托座。至于器座上所放器物是什么,我们只能从该瓷器的纹饰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形态来进行推测了。

南京艺术学院所藏宣德青花三足器座,口径仅14.1厘米,三兽足比较纤细,以它的口径,似乎也承托不了花盆鱼缸之类;器座的亚腰部分装饰仰覆莲纹,莲纹是佛教最常用的装饰纹饰。明代宣德年间佛教盛行,工部尚书吕震等编撰的《宣德彝器图谱》就有皇帝将他喜爱的宣德炉赐予杭州灵隐寺的记载。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这个宣德青花器座很可能是香炉的底座,而且可能是某个香火旺盛的寺庙的遗留之物。

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在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件宣德青花三足器座的照片,上面的青花缠枝莲纹正静静地散发出幽蓝的光彩,仿佛是一个从万里归来的故人,与我在灯下对影。联想到它在冥冥之中与《西厢记》的缘分,我在书桌上铺开宣纸,提笔写下一句话:“待月西厢下,疑是故人来”。(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胡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