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容院充值了会员卡,卡里钱没用完,美容院以“店内装修,暂停服务”为由,借机侵吞预付款项跑路……很多商家都会以打折优惠为诱饵吸引顾客购买预付卡,但这种预付消费的方式带来的纠纷也屡见不鲜。
前门工商所所长朱杨青告诉记者,近几年,预付消费模式在健身、美容、餐饮、洗车等领域迅速发展,而由于监管不力及法规缺失,与预付费交易有关的消费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此外,教育培训服务退费纠纷和理财产品投诉举报也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
前门工商所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涵盖前门、崇文门外两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前门大街管委会。“前门辖区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崇外地区,2014年崇外地区投诉率占全年投诉的90%以上。为了减少前门地区投诉总量,降低投诉率,2015年年初前门所对崇外地区的投诉类别、投诉问题、投诉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投诉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夸大宣传、设立霸王条款、管理部门间职责不明析、金融理财企业跑路等原因造成的。”朱杨青所长说。
前门工商所所长朱杨青与干部深入社区普及消费知识。
朱杨青所长介绍说,“具体来说,预付费卡退费纠纷,有的是经营者与经营场所的开发商或者物业公司之间的债务纠纷殃及消费者,有的是企业经营不善无力提供约定期限的服务,有的是恶意卷款而逃。教育培训服务退费纠纷,主要是培训机构善于打擦边球,打着“教育咨询”名义进行教育培训,各管理部门之间又职责不明确,合同条款对消费者违约责任的设定既全面又严格,而基本没有对经营者自身违约责任的设定。理财产品投诉则是由于理财产品混杂,质量不一,缺乏统一监管,一旦风险爆发,造成居民资金血本无归。”
前门工商所干部肖蕾表示,2015年年初,前门工商所针对这几类投诉问题,将投诉数量较多的企业进行分类,通过开展集中培训、法规宣传、行政指导、行政约见、行政告诫的方式控制投诉率。对行政提示见效不好的企业,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一些容易发生消费纠纷的行业类企业,会提前预警,做好企业员工管理工作和法规学习工作,杜绝投诉问题发生。“通过上述措施,前门地区2015年投诉率较2014年同期下降20%。”
前门工商所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对于理财产品类投诉,前门所已经将此类投诉举报列上日程,正向分局申请限制金融理财类企业登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