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词:“水盲”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新京报报道,我国学界早有“水盲比文盲还多”的说法,消费者的饮水知识盲点让许多商家钻了空子。专家呼吁健康饮水,拒当“水盲”。
新京报的报道是善意的。世卫组织从未推荐过水中矿物质含量,瓶装水在国外成熟市场基本只分两种,一种是纯净水,一种是矿泉水,并没有山泉水、矿物质水等如此多的名目。在这则报道里,专家给出了结论:好好喝水并不难,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饮品。
的确,眼下老百姓特别喜欢追捧一些概念水。据说,各种各样涉及饮水的商品种类已经达到100多种,而且在促销和宣传的时候都给出了很多概念。有的说可以促进健康,有的说可以补充营养,有的说可以净化肠道,有的说适合孩子,有的说适合老人,有的说适合男人,有的说适合女人。应该说,老百姓希望依靠喝水换来健康身体的想法没有错。
“水盲比文盲更可怕”,这句话是我国学界早就有的说法。笔者对于这个说法是赞同的。不过把责任完全归罪于老百姓是“水盲”也是寒冷的。“水盲”确实可怕,可是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老百姓这个所谓的“水盲”。要说“水盲”,我想说的是现在的老百姓文化水平还是提升的,在几十年前,在几百年前,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应该属于“超级水盲”,可是那个时候他们受到了伪科学的侵袭了吗?他们喝的都是白开水。值得追问的就是:既然眼下老百姓比原来的老百姓有文化了,为何反倒是被欺骗了?
可怕的不是“水盲”,而是骗人的“科学流氓”、“商家流氓”,是这些“流氓”欺骗了我们这些“水盲”。作为老百姓不可能什么样的知识都了解,更不可能成为各个方面的专家。我们是“医盲”,我们是“电盲”,我们是“科盲”,我们是“房盲”,可是这不是让我们受骗的理由。监管部门才是最好的守护神。
面对百姓的“水盲”,监管部门做了什么?这些骗人的概念水,概念水设备是谁审批的?是谁允许生产的?是谁允许夸大其词做广告的?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如何知道概念水就是欺骗的行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里,不可能成为水专家,更不能成为所有行业里的行家里手。我们需要各种监管部门来守护,而不能要求普通人成为行行精通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