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学一个班150名学生 老师上课要用小喇叭

2016-03-24 10:12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 有小学一个班150名学生

新华社发

一个班级七八十上百人,老师上课要用小喇叭,后排学生站着听讲,三四个学生用一张课桌……近日,记者采访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娃进城上学,不少城镇中、小学班级规模超过50人、45人的相关规定,有学校最大班额达150人。大班额、超大班额的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三四个学生用一张课桌

记者近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看到,一间教室里87张单人课桌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两个走道被挤成两条“缝”。该校校长王振中告诉记者,学校共有5000多名学生,班均学生近80人。

根据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等规定,城市中、小学班级规模分别应控制在50人、45人,超过这个规模的一般称为“大班额”“超大班额”。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介绍,一些地方大班额可谓触目惊心。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2015年5月在河南调研发现,信阳市息县某小学最大班额达150人,最小的也达70余人;周口市商水县某中学,平均班额超过100人。部分超大班额班级,后排的学生甚至只能站着听讲,三四名学生共用一张课桌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能单肘支在桌上写字。

大班额致生均资源匮乏

安徽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大班额绝不是一个班级多装几个孩子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的质量。

王月是安徽省潜山县梅城中心小学学生,她所在的班有70多个同学。由于学生太多,往往没有机会在课堂上提问或回答问题。

“讲台下七八十个小脑瓜,真心照顾不过来。课堂上能获得机会和老师互动的,连五分之一都不到。”山东枣庄十五中教师武杰说,人数较多的班,不少学生本来成绩还可以,但长期得不到关注,逐渐成为“边缘人”,慢慢地学习成绩就变差了。

大班额使学生人均教育资源匮乏。根据《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初中每900人至少应有一套理化生综合实验室。“我们学校近8000名学生,只有两套。”菏泽市二十一中校长李香凤说,“我们的学生普遍训练不够,不解决这个问题,就难以提升教育质量。”

根据《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初中学校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不低于8.67平方米,生均体育活动用地面积不低于6.75平方米。而目前山东省城镇学校校舍占地与标准生均相差2.1平方米,运动场面积与标准生均相差3平方米。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城市超大班额的出现,说明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教育资源布局战略没有适应城镇化趋势。当前城镇教育资源配置,短缺已成主要矛盾,必须下大力气新建学校、增加教师。

杨东平表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56%,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城镇化程度则达到74%。农村学校发展滞后,留不住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失调是城镇学校大班额产生的根源。遏止城镇学校大班额,需要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