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痛经须提防“内异症” 一半女性不孕与内异症有关

2016-03-22 11:29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经常痛经须提防“内异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被称为“谜一样的疾病”,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据统计,大约每10位女性中就有一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全球约有2亿名女性正在饱受这种疾病带来的疼痛和不孕等问题。然而由于公众认知度低、病因不明确、容易误诊等原因,这种疾病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3月19日是“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2016黄丝带在行动——‘子宫内膜异位症’公众知识普及活动”在广东佛山启动,该行动将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开展包括义诊及疾病知识讲堂等相关活动,普及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

一半女性不孕与内异症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导致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常见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泌尿系统症状等,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导致女性不孕等问题。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徐冰教授指出,有数据显示,约60%-70%的盆腔疼痛、50%的女性不孕,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医学界把子宫内膜异位症称做“谜一样的疾病”,因为从发病原因到诊断、处理,都存在争议。“正因为太复杂,因此需要对公众做普及教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姚书忠教授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年龄的增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多见于25岁-45岁之间。学界比较公认的是,经血倒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一个常见原因。比如女性生殖道畸形梗阻,还有一些人发育过程中宫颈管的狭窄,导致经血反复倒流进入腹腔,子宫内膜的“种子”就在这儿生根发芽。另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还跟人体的免疫机制有关。姚书忠教授建议,女性应该在合适时机生育,生育特别是顺产以后宫颈扩张对经血的排出有益,可能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此外,这种疾病也是一个激素依赖性疾病,卵巢休息,内膜也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因此女性生育或多次生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好处。

痛经女性要警惕“内异症”

几乎85%-9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要忍受疼痛的问题。不过,姚书忠教授指出,需要明确的是,女性痛经不一定都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问题,但有痛经的女性,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的存在,不能光吃止痛药了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种弥漫性疾病,可能波及多个器官,不仅在盆腔内,还会长到输尿管、肠道、胸膜等地方,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教授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检查还是需要,共识认为,通过腹腔镜经过人体肚脐操作是首选,这种微创手术被称为“钥匙孔”手术,病人的腹部美观也不受影响,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检查还是需要做病理。

姚书忠教授介绍,也有一些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不是那么严重的子宫腺肌症、深部浸润性子宫内异症,除了疼痛以外没有其他太多影响,药物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虽然手术有10%的复发率,但有90%以上的患者手术后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如果出现输尿管梗阻、便血、卵巢巧克力囊肿等情况,手术仍是第一选择。”

幸运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种良性疾病,有文献显示,癌变的几率只在1%左右。

■名词解释

“黄丝带在行动”

“黄丝带在行动”由益普生中国携手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公益组织Worldwide EndoMarch举办,旨在提升公众及医务工作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注与重视,促进内异症在中国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此次启动仪式是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峰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峰会汇集了上百名全国顶尖级的妇科医生及专家参与。启动仪式上,专家针对内异症的诊疗和疾病知识普及等话题进行了主题讨论,特别是在国际经验交流、医务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与挑战、患者需求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

据悉,“黄丝带在行动”已在全球超过45个国家开展,中国也加入到了全球抗击“内异症”的阵营。2015年,来自厦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的多名专家为“黄丝带在行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益普生集团携手多国专家,开展了一项名为“FEELING”的长期研究,旨在了解内异症的相关因素以及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的患者情况。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