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在窄幅震荡了三天之后,在周四和周五迎来了较为有力的上攻。尤其是上周五,沪指放量上涨50.32点,以2955.15点报收,创下了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在一波六连阳的反弹之后,阳光明媚的三月行情进入下旬,大盘有没有能力再接再厉创出新高?昨日,记者就此与张道达先生进行了交流。
记者:简单点评一下上周的行情,多方是不是已开始疯狂反扑了?
道达:上周行情其实走得战战兢兢,前3个交易日震荡盘整,上周四沪指勉强站上2900点,直到上周五成交额才算真正放大,沪市成交3282亿元,已是年内第二大天量。今年1月5日,沪市成交额曾经达到3284亿元,而此后市场的成交额就再也没有起来过。
应该说,直到现在,A股市场依然处于存量资金博弈阶段。尽管沪指又一次站上了2900点,但暂时还没有看到大规模增量资金的进场。市场始终在犹犹豫豫中前行,大家都不敢贸然进场,都在等待方向选择之后再做决断。这种市场心态并没有什么不对,只要赚钱效应出现了,信心自然会恢复,之前退出的资金也会回流。上周五的放量,我认为可以算是一些观望资金回流的表现,但还谈不上是多方的疯狂反扑。
记者:上周,业内有一种说法,“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您认为是否是这样?
道达:我认为,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打气的说法,近期大盘岂止是三根阳线了,但真正有力度的阳线,也就只是上周四和上周五两根。再说,春节刚过完后的2月15日~17日,大盘也有三根阳线,当时也有“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的说法,结果2月25日暴跌一天,什么信心都没了。三月初又是连续阳线,但信心其实也没有很快建立起来。相反,一旦某天遇到一根大阴线,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又会被剿灭。说到大阴线,过去的几个月,每到下旬就会来个大阴线,比如2月25日、1月26日和去年12月28、11月27日等,这也被人戏称为“A股市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的尴尬”。本周又到了3月份的下旬,市场也反弹到了3000点附近,大家要不要对这几天有所提防?
记者:看来您还是比较谨慎啊?
道达:上周五大盘的放量似乎让人越来越乐观了。对于这样的放量,确实是信心提升的表现。但从融资余额数据来看,市场信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上周五融资余额环比小幅提升,但沪市融资余额还是只有4948.7亿元,这一数据还没有恢复到2月份的水平。如果有一天融资规模能够大幅放大,那么相对就可以更加乐观。因为只有在非常看好后市的情况下,融资客才敢于更加放心大胆地借钱炒股。成都商报记者 曾子建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