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四月份,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各种各样的时蔬也陆续上了餐桌,蚕豆作为一种比较有江南特色的蔬菜,特别受嘉兴市民欢迎。不过,前两天金华一名4岁的男童却因为吃了几颗蚕豆而出现了“重度贫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家长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金华的这名4岁男孩因为吃了几颗蚕豆,竟然出现了高烧、尿液像浓茶等症状,送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俗称“蚕豆病”。对此,我们特别咨询了嘉兴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孙飞。孙飞介绍,这样的类似情况在嘉兴也很常见,虽然今年尚未出现,但近年来医院几乎每年都会接收几个“蚕豆病”患儿。“其实每年在嘉兴也都会发现蚕豆病,就是在新鲜蚕豆上市的时候,有些缺乏G6PD的小孩子吃了蚕豆之后可能会诱发这种疾病的发生。”孙医生说。
那么,究竟什么是“蚕豆病”呢?孙飞解释说,“蚕豆病”是指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膜上缺少一种酶,这种酶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简称G6PD,碰到带有“氧化性”的物质,红细胞就会被破坏,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就是肾脏。主要表现就是溶血性的贫血,如果孩子有脸色苍黄、头晕、疲乏等症状,那就是贫血引起的。而且会诱发“蚕豆病”的因素不仅仅是蚕豆一种,一些解热镇痛的退烧药物,金银花、牛黄等,还有吃过蚕豆的母亲的母乳等都有可能诱发“蚕豆病”。孙医生说:“这个是有一定遗传性的,如果是有这种家族病史的,那么我们要避免让孩子进食蚕豆,以及蚕豆做的一些制成品。”
由于“蚕豆病”发作时的症状有些类似于发烧,有部分家长可能一时难以辨别病因,擅自给孩子使用一些阿司匹林、氨基比林这一类的退烧药,很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孙飞说,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面黄、小便像浓茶色、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最后孙医生也表示,如果爸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缺少这种酶,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做个“G6PD基因检测”,很快就能知道孩子的基因状况,能不能吃蚕豆也就清楚了。
阿德讲:吃蚕豆的季节到了,嘉兴的市民朋友对这条新闻要引起重视,如果要吃的话还是要带孩子去做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