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及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在线旅游(OTA)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过,2015年下半年以来,代理旅游在线网站预订乌龙事件频繁爆出,遇到问题的消费者往往会承受各种不必要的损失。日前,根据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公布的2015年投诉数据,2015年针对在线旅游企业的投诉量达50%,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同程旅游网投诉数量居在线旅游企业前三位。投诉主要集中在机票和酒店领域,两者分别占在线旅游投诉量的20.1%和25.5%。据羊城晚报
一张票可赚到一半
就在今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网友“蹲在街角狂笑”就在微博上披露了携程高价卖票低价买票赚差价的事情。他介绍,自己花全价(2701元)在携程网购买了一张从深圳飞往北京的国航机票(Y舱,即经济舱公布价),但14日出票时,他却通过某航班软件发现,携程给他出了一张G舱(折价)票,这张票的总金额为1040元(990元机票+50元民航基金费)。他随即向国航官方客服核实,确定实付金额就是1040元,也就是说,携程多收取了他买低价票的票款。
在该网友将经历晒到网上后,携程很快联系了他,并给出解决方案:1.为他重新购买一张同航班的A舱(折扣头等)票;2.赔偿3009元;3.调查结果是操作员失误造成的。该网友则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补偿,所以不会用携程出的头等舱票,也不会收赔偿的3009元。他还表示,自己对调查结果并不满意,要求携程就此次事件严肃认真地调查清楚给出结果,通过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公布各航空公司票价及对应舱位表。并承诺不再欺诈用户。随后,认证为“携程机票客服”回复称:携程已初步查明,该用户先前预订的深圳-北京的机票,合作票台有违规操作迹象,“我们向您诚挚道歉,愿意给予您补偿,携程会仔细调查问题原因,处罚违规供应商,做好后续预防工作,希望您接受我们的道歉,继续信赖携程。”
链接
机票代售8大陷阱
陷阱1 全价机票“变身”折扣机票
票务代理企业事先向消费者出售全价机票,事后却从其他渠道采购相同时间、相同行程的折扣机票,并向消费者隐瞒有关情况,擅自取消原订机票并重新出票,借机套取差价。
陷阱2 联程票冒充单程票隐瞒行程单
票务代理企业利用消费者对民航专业知识掌握不全、信息不对称情况,用联程票充当单程票销售,将后段行程机票申请退票,获取部分票款。
陷阱3 票代“低价高卖”伪造行程单
票务代理企业采取伪造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手法,虚标机票价格,从而将低价机票以高价出售,牟取不法利益。
陷阱4 票代退掉有效机票侵吞票款
票务代理企业定期“梳理”其网上所售机票的情况。一旦发现没有乘机和即将到有效期的机票,就擅自向航空公司提出退票,并侵吞票款。如果被客户发现,票务代理则以“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来搪塞。
陷阱5 票代只顾售票收钱不作善后
票务代理企业作为航空公司的票务代理商,不协助消费者办理退票手续,造成消费者损失。
陷阱6 票代不尽告知义务致乘客损失
票务代理企业未尽通知义务,导致消费者因无法及时得到航班变动信息而权益受损。
陷阱7 捆绑售机票自设退改签规则
由于无相应法规明令禁止,部分OTA网站自行将机票与其他产品打包,成为套餐产品,OTA网站会另外设置或修改机票的退改签使用规则。
陷阱8 积分兑换免费票冒充有价票
根据相关规定,航空里程积分兑换机票只能适用于积分拥有者本人或其指定受益人,可实际操作中,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可能由于登记时间紧促等原因疏于严格查对,代理商利用这个漏洞,擅自将积分兑换的免费票进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