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在银行门外等着取钱。
每月15日是退休金到账的日子,这一天许多老人会到银行支取工资,这一习惯已成为很多老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大家的取钱时间过于集中,也造成了银行排长队的现象。15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育才街谈南路附近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育才北支行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近百位老人在银行排队
3月15日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这家邮政储蓄银行,当时银行外站着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或拿着存折,或捏着银行的排号纸。他们有的三五人围一圈儿站着闲聊,有的干脆坐在台阶上。银行门口,两位老人透过窗户看了看银行内部,“咱明天再来吧,人太多了,今天取不了钱了!”
银行里空间不大,等待的市民中仅有个别是青年人,两排座椅上坐满了老人,还有不少老人站着等待,屋内很是拥挤。银行有三个业务窗口,其中两个办理个人业务。记者数了数,有近百位老人在等待办理业务。
记者在银行取号机上取了一张个人业务排号纸,显示“182号,前面还有150位在等待”。
“你前面还有150位呢,先回去吧,下午来差不多!”一位热心大爷说道。当问及他什么时间赶来排号时,大爷叹了口气说:“9点,我今天来晚了,排到90号了,以前都是七点多钟来等着银行开门。今天来晚了,只能等着了,实在不行,我吃了中午饭再过来。”这位大爷介绍,每月15日,很多人的退休金到了账,大家都想赶在这一天把存折里的钱取出来,因此造成了银行人满为患的情况。“我以前都是骑三轮车去富强大街的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取钱,在那没多少人取工资,很快就能办完,可今天天气太冷,我岁数又大了,只能在这儿等了!”
住在棉四小区的冯阿姨对于上午的排队也是苦不堪言,“我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还早着呢!”
为什么要选15日到银行取钱
华药小区的张大妈今年78岁,不会用银行卡,为了方便取钱,之前尝试过把存折换成卡,可在ATM机操作取钱时出过差错,就又把卡换回了存折。“我们岁数大的用不惯自助取款机,还是觉得到人工窗口取钱更保险。”张大妈说该银行营业网点附近多是老旧小区,大部分人曾是一个单位的,所用工资卡也都是邮政储蓄银行的,除育才街营业点外,到最近的银行网点还有一段距离,对很多老人来说很是不便,“大家腿脚都不好,宁可多等会儿也不愿意去别处。”
更有老人坦言,平时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很多,赶在退休金到账把钱取出,是为方便家用,让生活宽裕些。
“今天早上银行还早开了会儿门,方便大家提前取号,但这对缩短等待时间起不了太大作用,这附近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太少了,不然谁愿意大冷天的起早来排队,在这里耗上大半天呢!”一位大爷无奈地说,除了这家银行外,其它银行在15日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我的老朋友到别的银行取工资,也是等半天都排不上。银行能不能采取点儿措施,别总是让我们百十号人等好几个小时?”
建议错开高峰或到其它营业网点
“我们网点比较小,总共3个窗口,其中2个办理个人业务,每月15日从8点40分上班开始,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一直在为老人们办理取款业务,我们只能努力缩短办业务时间,尽力缩短每位客户的等待时间。”一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拨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5580客服电话,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银行针对老年人集中取钱一事还没有采取相应举措,由于银行运钞车每天到银行网点的运钞时间是固定的,因此银行提前开门也没用,客户也无钱可取。“我们建议老人最好错开15日的高峰期,不着急的话等几天再来取,也可以到其它营业网点。对于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我们十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