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取消未及时通知、进影院不准自带食物、进饭馆遭遇最低消费……你敢向各种违法不公、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勇敢说NO吗?今年3·15期间,市消委会向全市消费者广泛征集消费“潜规则”,经统计微信、微博、网站等各种方式的投票数据,在3·15 当天公布了十大“潜规则”。3·15之后,市消委会将把十大消费“潜规则”涉及的行业(领域)列为重点监督对象,推动问题逐步解决。
十大消费“潜规则”逐个数
信息泄露 骚扰电话烦人
“女士,××推出了新楼盘,有需要购买吗?”“先生,我们是××银行的,需要贷款吗?”“请问是移动用户×××吗?××保险公司免费送您一份保险。”……消费者每天接到几个类似推销短信、垃圾邮件、骚扰电话已成常态。
点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经营者负有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泄露、售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虚假打折陷阱多
节日期间大量商场及服务场所打折、返券、有奖销售等促销活动集中,但总有部分商家借“促销”制造销售陷阱,将原价提高后再以“最低价”、“最划算”、“低至三折”、“限时促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
点评:商场这些行为违反《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构成了价格欺诈或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预付式消费乱象丛生
近些年,“预付式消费”逐渐成为消费领域的主流消费业态,在教育培训、美容美发、旅游、洗车、健身、商超等多个服务行业广泛使用。但却普遍存在经营者虚假宣传、服务缩水、强制服务、霸王条款、擅自中止服务、变相涨价、经营主体不合法、恶意欺诈、卷款跑路等各种问题,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突出。
点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经营需要进行备案并建立企业资金存管制度;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要求履行约定或退回预付款。
网购虚假商品货不对板
部分网络经营者打着原装正品的旗号,使用正品图片,用低廉的价格诱骗消费者下单购买, 消费者在收到网购商品后发现货不对板,要求退货时,商家以“图片仅为宣传需要,购买以实物为准”为由拒绝退货,这样的投诉案例屡见不鲜。
点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网络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针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赋予消费者3倍赔偿请求权。《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也对经营者欺诈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
餐饮行业霸王收费
很多消费者去饭店吃饭,都遭遇过包间最低消费、开瓶费、餐具消毒费等不合理消费,这种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既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容易造成浪费。
点评: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表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餐饮行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中作出的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美容院充斥“三无”产品
有的美容院向消费者推销没有加贴中文标签的纯外文标识产品,被问及原因,美容院以产品为进口产品作为借口;有的美容院产品属于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执行标准和生产批号的“三无”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点评:美容院的无中文标识产品以及“三无”产品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电影院禁止自带食物
估计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去电影院看电影,当提着在外面购买的零食、饮料入场时,却被电影院工作人员阻止,原因是电影院规定观众不可自带食物入场,只有在电影院购买的爆米花、饮料等才可以带入观影厅。
点评:电影院设立的“禁止外来食品进入”规则属于其利用优势地位而设立的霸王条款,这种额外强加给一方的义务的做法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包裹调包丢失损坏维权难
网购越来越方便,涉及快递物品损坏、丢失、调包等现象十分普遍,数量占到了快递消费纠纷的一半以上,但这种纠纷责任认定难、赔偿标准低,让广大消费者叫苦不迭。
点评:消费者要选择有资质的快递公司,在邮寄贵重物品时最好报价并且详细阅读快递单上的相关内容。
航班取消未及时通知
乘坐飞机出行的消费者可能都会碰到航班临时取消的状况,若能及时通知,大多数消费者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但现实是,不少消费者反映,航班取消或调整,有的航空公司未尽到第一时间告知的义务。
点评:消费者购买航空公司机票,双方即成立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关系,航空公司无论何种原因取消航班,消费者均有权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因航空公司未能及时通知航班取消信息而导致消费者产生的交通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航空公司予以赔偿。
小区停车卡限量办理
在深圳,很多住宅小区的停车位远远少于业主拥有的车辆,一些新业主入住后欲办理停车卡,却被物业公司告知“由于停车位有限,需要排队等候”。在等候期间,交纳的停车费往往是已办理停车卡业主的2~3倍,且等候期短则数月长则一年甚至遥遥无期。
点评:作为业主共同共有部分的车位,物业公司应当对所有业主使用车位一视同仁,不得实行价格歧视、厚此薄彼,任意增加部分停车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