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农民进城

2016-03-15 15:19 证券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农民进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同时,当前全国房地产库存高企,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城镇住宅需求,是化解房地产库存的重要路径。无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还是化解房地产库存,都需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进得来,留得住”。

区域发展不平衡

是主要现实障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是社会资源加快向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农业就业转移人口跟随资源流动,但经济发达城市往往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就业转移人口难以真正“落地生根”,“进不来,却留得住”。

另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城市基础产业薄弱,就业吸纳空间狭小,虽然部分农业就业转移人口有能力就近“城镇化”,但“进得来,却留不住”,并非理想生活工作场所。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农业就业转移人口的月薪可超过5000元,完全有能力在原籍附近城市置业,但面对北京、上海、深圳几近天价住宅,只能是“望房兴叹”。而如果这些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回原籍附近城市,不仅收入会大幅下降,而且能否成功就业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究其根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内在动因。过去“闯关东”,东北制造业基地吸引大量社会就业转移人口,而随着东北三省经济没落,据报道称,每年人口净流出200万人。部分经济欠发达省份,只剩下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已经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农民工大约有2.6亿至2.7亿人,还有4000万留守妇女、4000万留守儿童和4000万左右的留守老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非热点城市房地产库存化解困难重重。截至2016年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9亿平方米,住宅库存继续增加。2016年1-2月,全国住宅施工面积达41.46亿平方米,约为201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23倍,大量库存集中在三线四线非热点城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非热点城市无法提供足够就业岗位,难以有效带动周边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虽然在热点城市就业的农业就业转移人口有能力购买非热点城市住宅,但因为就业在异地,住宅实际上会常年空置,不具备资产保值增值功能,甚至还要承担物业及相关维护费用,降低了购买的实际意义。而地方政府通过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带动地方消费投资增长的愿望也会落空。与此同时,农业就业转移人口大量流入热点城市,导致热点城市住宅库存压力居高不下,容易成为市场炒作焦点。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住宅市场“发烧”,炒作基础在于预期未来一线城市仍将具备较大人口流入压力。

努力推进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进得来,留得住”的新型城镇化。

社会资源集中和产业聚集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优势,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资源产业过度集中到一定规模,反而可能带来规模不经济的问题。现代社会区域间经济发展相互依赖性显著增强。随着人口过度集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制造业萎缩,城市发展面临一定“空心化”的问题。即使是当前特大城市鼓励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在于我国其他区域制造业发展的状况。在我国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度,没有可能像日本东京都市圈那样,狭小面积承载全国1/3以上人口和1/2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面临经济增长瓶颈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重庆、四川、江西等省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产业成本上升导致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将进一步提升这些曾经欠发达区域的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而“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也需要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并不是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科学规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重大产业布局带动作用明显,但也要符合地方发展特点。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产业转移,不仅不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实质好处,而且还会显著增加社会环境治理难度。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接洽和转移,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两地政府建设平台,发挥服务职能,主要仍由市场主体内在的利益驱动实现产业的顺利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破除地方政府利益的藩篱,防止利益固化导致产业转移成本非理性上升。逐步退出土地财政,减少行政干预,努力构建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环境,加强文化教育建设,通过社会人文环境优化吸引产业转移。

综合来看,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入手,疏导东部地区部分经济功能和产业,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引导社会就业,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现实路径。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项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