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消费是“平价盛宴”还是“美丽陷阱”

2016-03-15 10:51 安徽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套餐消费是“平价盛宴”还是“美丽陷阱”

橱柜有整体厨房套餐,卫浴有台盆+花洒+坐便器套餐,瓷砖、地板等也有各种价格的套餐……最近,省城市民胡女士在买建材产品时感叹:“家装市场处处是‘套餐’。 ”

“套餐消费”是指将不同商品或服务进行搭配,供消费者选择,价格采用“1+1<2”的定价机制。对于消费者来说,直接选购套餐意味着省事、实惠,对经营者而言,也应是薄利、多销。然而,由于部分商家缺乏诚信,有些套餐产品“好看却不好吃”,消费者在挑选时需理性分析对待。

消费市场迎旺季套餐身影无处不在

“现在8999元的橱柜套餐,除了1米上柜、3米下柜、3米石英石台面,还包含了原价3800元的抽油烟机和燃气灶,以及700多元的水槽。 ”3月8日,在合肥市南二环一家家居卖场内,工作人员向正在咨询橱柜的胡女士介绍道,“统一购买,肯定比你一样一样买划算得多。 ”

从快餐店的柜台到通信业务的营业大厅,从美容美发店到家居装修公司,消费者在吃穿住行、休闲娱乐等各个领域都可以看见套餐身影,甚至连保险、家电、婚庆等行业也纷纷将“套餐”作为主打销售模式。

“春节之后,装修市场迎来了旺季。今年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忙不过来了。 ”合肥市蜀山区一家装修公司负责人周祥胜表示,装修的忙碌来源于上游房地产的火热,具体来看,一方面是因为去年10月份新房交房多;另一方面与现在二手房成交量大有关。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青睐‘家装套餐’。所谓 ‘家装套餐’就是将家庭装修中的材料部分(包括墙砖、地板、洁具、门及门套、墙面漆等部分)加上人工和辅料,共同组合后完成一套家装工程,给消费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这种在公司业务内占了95%左右。 ”

装修市场如此,婚庆亦然。“5月份迎来结婚旺季,现在预定婚宴正好,酒店内有1399元到2699元套餐不等,还可以打包酒水、喜糖一起走套餐。 ”合肥市明珠广场附近的一家星级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婚宴套餐已经出现了近十年,主要是方便消费者。套餐内冷盘、热菜我们都会统一搭配好,如果消费者不满意,也可以更换少量菜肴。 ”

省餐饮协会副秘书长徐平表示,套餐消费是一种买卖双方互利双赢的销售、消费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依靠赚取单个产品高额利润的营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以‘薄利多销’为主旨的套餐销售日益流行。对商家来说,这是他们扩大市场份额的新方式。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可以节省挑选时间和成本。 ”

部分商家缺诚信产品“好看不好吃”

婚庆定在6月中旬的安庆市民容先生,最近刚刚拍完婚纱照,对于该行业的“套餐”颇有感触。

“之前跑了四五家店,每家给出的都是‘超值’套餐。 ”容先生最后挑选了一家摄影店的5899元套餐,其中包含5套服装和造型,拍摄150张照片,精修之后送给客户50张照片。 “我以为这就是婚纱照的全部费用了,结果出乎意料。拍摄当天,我女朋友在挑选婚纱时发现,质量、款式都不尽如人意,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租用旁边嫁衣馆内的结婚当天婚纱,今天拍摄时里面的婚纱就可以免费使用。最后,租用婚纱花费1888元。挑选照片时,50张精修不够,额外添加每张需40元,我们又添加了20多张。前前后后,婚纱照的花费早已超过预算。 ”

近日,记者在走访调查时发现,除了婚纱摄影,其他行业的套餐消费也存在不少“猫腻”:

——虚假套餐让利,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一些经营者在套餐让利的幌子下玩价格游戏,或明降暗升,或先升后降,或搭售商品。 “被低价套餐‘诱惑’,装修期间陷入增项的‘无底洞’;完工后新房接二连三出现质量问题,遭遇售后的各种‘推诿’。 ”芜湖市民贾先生选购的“低价套餐”最后因为各种增项加价变成了“高价套餐”。

——套餐返券,消费者不知用还是不用。我省一些家居卖场采用 “购物满3000元或5000元,返1000元券”的促销方式,有不少消费者抱怨,卖场内并非所有品牌都参加返券活动。另外,所返现金券不能找零,比如,消费者要拿现金券购买一个标价2350元的坐便器,拿3000元的券,就浪费了650元;而拿2000元的券,就得再掏350元现金。

——虚拟套餐奖品,消费者容易受骗。利用套餐奖品,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有的经营者宣传“买商品,得消费大奖”,并不说明大奖内容,消费者购物后发现得到的是些小奖品,并不是什么大奖;有的经营者宣传“买一送一”,实则涉嫌捆绑销售。

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套餐消费是商家经过充分了解顾客购物心理后推出的一种促销手段,它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却又区别于价格战,既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又使大众得到实际的利益。然而,部分商家诚信机制的缺失却使“套餐”成为了欺骗消费者的工具。

我的套餐我做主规范化运作才能双赢

“少数经营者利用套餐误导消费者,这实际上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徐平表示,在餐饮行业,商家提供套餐服务,本质上是从供给侧角度给消费者提供升级服务,若是经营得当,市场前景不赖。 “套餐服务要想赢得消费者信任,商家就应加强自律,明码实价,明折明扣,诚信经营。 ”

只有商家规范化运作,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从而实现双赢局面。同时,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面对各种“套餐”时,要从自己的消费需求出发,选择需要的商品及服务,不能盲信商家宣传。要选择信誉好、具有合法资质的经营者,在消费前要问清商品和服务内容及价格,尤其对项目相对复杂的消费、高值消费要订立合同,避免利益受损。

“少量小型的家装公司在套餐的合同中会故意设置一些模糊的概念,埋下以次充好的‘伏笔’,比如,规定‘装修中若原材料没货时,乙方可临时更换同档次其他型号的材料’,之后可能会更换品质较差的产品;套餐中赠送的号称价值过万的厨卫大礼,其实都是不值钱的,可能是厂家过时、市场上不好卖的产品,装修公司便宜进来的。 ”省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装修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时,多家装修公司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套餐之前应了解清楚套餐的各个细节,考虑全面了再签合同,除了价格上的对比,还要着重看主材产品的质量,如卫浴、墙地砖、墙漆等是分档次的,一等品和优等品的价格往往差别很大。另外,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装修预算,不要过于相信装修公司的介绍,量力而行。

除了如今市场上比较红火的婚宴、装修套餐之外,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套餐,消费者都需提高警惕,提升维权意识,在遭遇低质、“缩水”套餐时要积极主动维权。同时,各级政府价格管理和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商品、服务价格和商业促销行为的监管。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