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针对运动员“嗑药”的约束日趋严格,一些运动器械开始成为竞技体育中的作弊工具。今年1月就有一起“自行车嗑药”事件被曝光。
据法新社消息,1月于比利时举行的世界越野单车锦标赛上,19岁的比利时女车手F·德雷斯切,被发现使用一辆在车架内暗藏电动机的赛车参赛。尽管当事人自称对此一无所知,国际自行车联盟还是展开了大规模调查,称类似的“机械禁药”有损自行车运动的声誉。
自行车运动高度依赖器械,在针对运动员自身的兴奋剂检测愈发严格的当下,难免会让一些人在器械这方面打起“歪主意”。事实上,过去几年间,关于某些选手利用自带驱动装置的改装车作弊的传言不绝于耳,连一些名将也身陷其中。
早在2010年,YouTube上就流传着一段声称瑞士选手、奥运会自行车计时赛冠军法比安·坎塞拉拉在自己的赛车上加装电池和驱动马达的视频。
2014年,加拿大选手莱德·海斯杰达尔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原因是一段录像显示,他的自行车在环西班牙赛上意外摔倒后,车轮仍被某种力量推着转动。
“嗑药自行车”是如何工作的呢?一位专家指出:“它并不是电动摩托车,车手得自己努力蹬踏。等到车速起来了,你摁下按钮,静音马达即被开启。对骑车人来说,它就像有人在背后推你。”马达能产生约250瓦的动力,使车速达到约每小时25公里的水平。
前奥运选手罗伯·海耶斯相信,使用带助力功能的自行车参赛,能给作弊者带来巨大的不对称优势,尤其是在爬坡阶段。他说:“一场200公里的比赛中,如果你自己蹬车的平均功率在350瓦左右,那么,哪怕再加50瓦的助力,也是显著的提升。其意义是巨大的——某种程度上,比嗑药带来的优势还要大,因为光嗑药的话,你还得亲自蹬车。”
自行车“嗑药”事件被公诸于众后,作为主管机构的国际自行车联盟承受了巨大压力。人们注意到,该机构官员已开始使用一种平板状的特殊装置,对参赛赛车的车架部分进行检查。据分析,此设备利用了电磁感应技术,能识别出藏在车身内的电动机。一旦认为需要进一步检查,他们会把整辆赛车大卸八块。
(据2月24日《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