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火爆的背后 每年一多半国产新片未能进入院线

2016-03-12 14:14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每年一多半国产新片未能进入院线

“中国摄制组有时会延长拍摄时间,法国人绝少这样做。”法国人娜塔莎·德维尔是上海一家商业制片公司的总经理。

“法国人定下的计划很少更改,但有些随性的中国导演则会即兴创作,临时修正计划。”中国导演王超有过到法国合作拍片的经历。

这是合作之初中法影人所见的差异。

“我在中国工作十年了,我所认识的每个法国影人都想到中国来找一个美好的故事,一个富有中国元素、中国魅力的故事。”娜塔莎说。

“我不懂法语,但通过合作我发现,电影语言是没有国界的,两国人在敬业、专业等方面具有共通性。”王超说。

这是磨合之后留给中法影人的印象。

10日在京开幕的中法影视行业高层论坛上,来自两个国家的影人聚焦影视合作,将合作中遇到的趣事、对合作的看法娓娓道来。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主席弗雷德里克·布列登透露,每两部法国电影中就有一部是合拍片,而中国是电影大国,市场潜力巨大,在影视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法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作为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已从事中外合拍电影项目管理多年。“2010年中法签署了《中法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那一年中国票房有100亿元人民币,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冲过400亿元人民币大关。近几年,每年中法都会合作两三部电影,我认为两国电影人可以期待有更多合作。”

他说,“中国每年拍摄600多部电影,但一多半电影都未能进入院线。中国电影到了需要提高品质的时期,法国的人才对中国电影具有吸引力,合拍可以提升中国电影的水平,也能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苗晓天说。

法国驻华大使顾山说,2015年中法两国完成了6部合拍片,希望今后两国在影视合作方面有更大胆的创新和突破。为了让中国电影人更了解法国,法国驻华使馆支持出版了一本名为《赴法国拍片实用指南》的小册子,介绍法国能为中国影人拍摄项目提供的资助,以及提供法国影视制作协拍工作推介等向导内容。

电影《狼图腾》是中法合拍片的典范,取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作者:谈昦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