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凑仔” 都会犯这6大错

2016-03-12 14:37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爸爸妈妈凑仔都会犯这6大错

示范者:广医三院儿科体疗师 詹凌燕

示范者:广医三院儿科体疗师 詹凌燕

示范者:广医三院儿科体疗师 詹凌燕

示范者:广医三院儿科体疗师 詹凌燕

爸爸妈妈们,“凑仔”时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比如给小宝宝买双鞋,姥姥说要买这样的,奶奶又说要买那种的,妈妈一下子不知该听谁的才是对的了。虽然大家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但有些育儿误区家长们还是要注意的。广医三院儿科康复技师黄晓茵发现——

错误1 不让孩子趴

有些家长对孩子溺爱,觉得孩子趴着会累,还有家长觉得孩子趴着会压着心肺,影响呼吸,所以总让孩子躺着。

黄晓茵介绍,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孩子老躺着,就无法练习抬头,对孩子的发育不利。趴着抬头是孩子要学的第一个动作。有些家长以为抬头这个动作不用学习,过段时间,孩子自然会抬头,但其实趴着抬头的力量需要孩子每天锻炼,并慢慢积累实现。

在临床中,黄晓茵发现不少孩子因为锻炼不足,3个月都不会抬头的。因此,她建议家长,在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可对孩子进行趴着抬头的训练。每次趴上30秒-45秒,每天3次,家长可以用食指中指扶着孩子的脸颊,辅助孩子抬头。在孩子练习抬头时,家长可以用玩具、图片逗引孩子。当然,还要注意在孩子精神好,吃奶前锻炼,避免引起孩子吐奶。

错误2 抱孩子时把孩子一侧手臂放大人身后

很多家长在怀抱孩子的时候,习惯把孩子一侧手臂放到大人的身后。

但这样抱孩子的姿势不利于孩子双手的发育。这样抱,一来妨碍了孩子手功能的发育。孩子手发育的第一步就是双手往躯干中线靠拢,孩子一手放大人后面就会阻止了这个发育;二来这一姿势会引起孩子姿势异常,比如孩子的手会往后伸。

正确的抱法是,应该把孩子的双手放在孩子身体前面,使小手放在一起。让孩子的双手都接触促进发育。

错误3 竖抱孩子,家长一只手放在孩子臀部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一个做法:就是竖抱孩子的时候,把一只手放在孩子的臀部支撑孩子的重量。

黄晓茵介绍,这样的抱法对于5个月以下的孩子是不利的。如果孩子还没到5个月,单手竖着抱,会影响孩子的脊柱发育,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孩子脊柱侧弯。

正确的竖抱方法是,孩子在家长的前面,家长一手放孩子的两侧腋下,环抱孩子的胸前。另一只手环抱孩子的膝关节,使孩子伸直双下肢。这样不但能保护好孩子的脊柱,还能锻炼孩子颈部的力量,提高孩子对外界的注意力。

她提醒,如果孩子还没够5个月,要尽量避免腰部受力,避免让孩子坐。

错误4 刚学走路,让孩子穿软鞋子

不少家长出于保护宝宝稚嫩的双脚,在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会给宝宝买鞋底比较软的鞋子。这样虽然穿起来舒服,但却不利于宝宝学走路。黄晓茵介绍,鞋底过软,孩子很难保持平衡,比较不容易掌握步行的能力。

此外,刚学走路的孩子,踝关节控制不好,还容易出现脚外翻。因此,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来说,最适合穿鞋底较硬、大小适合的高帮运动鞋。高帮运动鞋可以稳定孩子的踝关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当孩子已经掌握了步行的能力,就可以穿鞋底较软的鞋子了。

错误5 严禁宝宝吃手

家长一看到宝宝吃手,第一反应是很脏,立马制止。其实,吃手是每个孩子发育的必经阶段。

黄晓茵称,孩子有一个发育阶段叫口欲期,需要通过嘴和舌头来探索这个世界。当孩子注意到自己有手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吃手。不少宝宝还会吃玩具,这都是正常现象。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吃手不必强制阻止孩子吃手,只要手洗干净,在家长的监护下,就没有问题了。

但她提醒家长注意,玩具尽量挑一整块的,避免小件的玩具或者掉落的小零件让孩子误吞进肚子里。

错误6 早让孩子学站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得早学站,不然很晚才会走路。

黄晓茵表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会走路之前,孩子得先学会爬。从腹爬到四肢爬,孩子整个躯干和肢体都在为学走路做准备。

不少家长容易忽视爬,但其实学爬比学走路还难。孩子会爬了,他的腿也会长力气。若是过早让孩子学站,会引起孩子腿部畸形,从而影响走路的平衡及美观。所以,妈妈们不用急着让孩子学站。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图/白恬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