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3月10日讯(记者 宗晓丽)10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平秤地方标准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市参加过地方标准培训的229家农贸市场中有170家按照标准要求配置了公平秤,覆盖了北京市城、郊区74%以上的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市民购买副食、水产、生鲜等食品过程中缺斤短两、使用作弊秤的现象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监督处副处长杨利民(宗晓丽摄)
北京市质监局计量监督处副处长杨利民告诉记者,2016年,北京市质监部门将对集贸市场、海鲜批发等高风险领域,实施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的抽查监督。对于餐饮业等重点领域,目前虽未配置相关公平秤,下一步市质监局也将联合相关部门对餐饮业加强检查。
据杨利民介绍,针对此前采购副食、水产、生鲜等食品,基本都是即时称重,容易发生缺斤短两,甚至有使用作弊秤的现象。为解决计量纠纷,北京市于2014年底开始实施公平秤地方标准,“目前已取得了预期成效,2013年关于集贸市场电子秤的投诉75件,2014年为85件,2015年为25件,比2014年下降约71%,投诉量明显降低”杨利民说。
记者了解到,公平秤地方标准目前适用范围是封闭式有形市场,要求市场主办者统一配置经营秤的,要求每(1~50)台经营秤,应配备不少于1台公平秤,同时满足每个封闭销售区域应配备不少于1台公平秤。市场可根据市场规模、经营商品种类、客流量等特点适量增加公平秤数量。对于水产品等投诉较多的区域增设公平秤。
此外,要求市场配备的公平秤应放置于合理、平稳、方便使用的地方,在不影响消防安全等前提下,首选放置在市场主要进出口附近,同时做好管理标识、使用说明标识、位置标识3种公平秤标识。还要求市场安排专、兼职人员对公平秤进行管理、维护、核查等工作。
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用统一标准配置公平秤,便利了消费者现场复核,对不法商贩形成了无形震慑,也减轻了市场管理者巡查工作压力,有力促进了农贸市场领域的诚信消费环境发展。
会上,北京市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还现场展示了作弊电子秤,并提出了消费提示: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作弊电子秤(宗晓丽 摄)
1、电子称是否有强制检定合格标志或铅封标志,并处于有效期内;
2、商品称重前,电子称的重量显示值应为零。请注意看清电子秤的单价显示,目前电子秤一般以千克(公斤)为计价单位;
3、商品结算时应去皮称重,尤其是去除厚重包装物;
4、商品称重后,可用随身携带的钥匙圈或手机(事先在“公平秤”上标定好重量)放在电子秤上作比对;
5、购物后可及时到“公平秤”处复秤,购买活禽、活鱼等商品时,请在宰杀前复秤。
6、一旦发现短斤缺两,请记下摊位号并及时向市场主办者投诉,如仍有异议,请拨打12345向质监部门投诉。
会上,北京市质监局通报了部分查处情况,通报如下:
朝阳局查处了3起医院周边水果销售摊点使用作弊电子秤的违法行为,并对经营者进行高限处罚(2000元以下);
东城局查处6起在王府井、前门大街地区的相关计量违法案件;
海淀局在北京植物园桃花节、玉渊潭樱花节和香山红叶节期期间查处2起计量欺诈案件;
石景山局、通州局、房山局、延庆局在高校周边、农贸市场、水产摊位、小吃店等查处多起计量欺诈违法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