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深圳反家暴条例能否引入专家证人制

2016-03-08 11:38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未来深圳反家暴条例能否引入专家证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再次与家庭暴力“死磕”,她提交建议:涉家暴刑事案件审理,应引入专家证人制度,由家暴问题专家帮助法庭查清事实。

孙晓梅介绍,据调研,妇女以暴制暴的背后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她们在家中长期受暴却因被认为是家庭纠纷而无法得到有效救助;而当她们以暴抗暴杀死施暴丈夫,同样被认为是家庭纠纷引发杀人案件,而很少将她们长期受暴的经历考虑为案件起因。这种状况与公平正义不符。国内外的实践都说明,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是请专家证人(具有涉及家庭暴力议题的专门知识、技术、经验的人或者接受过专门培训或教育的人)出庭,协助法庭查明与家庭暴力有关的案件事实,使她们能够获得更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裁判。

孙晓梅称,2012年,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指定了四个法院开展引入专家证人制度的试点探索。比如,2015年3月和5月,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开庭审理两起涉家庭暴力故意杀人案件。庭审时均通知了家庭暴力问题专家出庭,让专家证人接受辩护律师、检察官和法官的询问,以协助法庭查明与家庭暴力有关的案件事实。

孙晓梅为此建议,一是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省市的法官在审理涉家庭暴力故意杀人案件时,能够得到家庭暴力问题专家的协助,以查明案件中与家庭暴力有关的事实。二是举办涉家庭暴力案件审理技能互动式培训。据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的试点经验,法官参加反家庭暴力审理技能的互动培训,可以在家庭暴力敏感度方面得到有效提高。

深圳市妇联副主席蔡巧玉表示,多年来深圳市一直在推动反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2013年1月1日,深圳市就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2014年深圳市人大就已将《反家庭暴力条例》列入立法计划。目前,妇联等部门初步计划是把深圳地方条例草案推动上人大进行一审。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