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3月8日“妇女节”,现在被更多的人称为“女王节”。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被称为家庭“首席财务官”的女性们,越来越关注理财,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当然,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理财的观念也会不一样。本期理财周刊,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访了一些案例,分析川南女性的理财习惯。
细水长流 积少成多
细水长流出于女性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操劳角色,她们深知日常花消犹如细水长流。
宜宾市民吴女士是一名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有上班,在家相夫教子。吴女士总结了对于家庭理财最基本的看法:注重平常储蓄积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银行和超市。我非常关注银行的新政策和超市的打折信息,别小看买一样东西省下来的一毛两角,积少成多一年下来可有数算啦。”
建设银行宜宾分行理财顾问李先生分析,类似吴女士的理财观点与女性的性格特征有关,她们认为,过日子总是琐碎和长久,因此不能没有精打细算的思维,她们在家庭消费(比如购物、买菜)和网络理财(比如存款、购买保险、国债、房屋等)方面同样体现出细心、精明的风格。
稳健保守 拒绝网络
张女士今年四十出头,年纪并不大的她理财非常保守。“我的钱只能放在两个地方,一是银行存款,二是银行理财,存款比例必须保持在一半以上,理财产品必须去四大行购买。”张女士说,无论什么人向她推荐其它理财产品都一律拒绝,觉得现在网络太不靠谱了,还是把钱放在银行最安全。
理财顾问李先生说,这类投资者比较固执,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劝说。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身上,他们相对保守,对新事物接受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不善总结 财不理她
家庭妇女和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总体来说理财观念较为保守,可年轻女性相对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也敢于冒险。可如果不善总结,你想理财,财可不一定愿意理你。
王小姐是一位国企白领,之前跟随潮流去炒股,结果以9块多买入的一只股票眼睁睁跌到了2块多,自此以后对股市心灰意冷,那只股票也一直躺在证券账户中不闻不问。但是好日子终于来了!2014年底股市开始疯涨,那只股票从2块多唰唰地又涨到了9块多。王小姐看回了本,果断把股票卖了打算自此以后再也不碰股市了。但是股价不断攀升,王小姐在股价攀升到高位时又没控制住,再次买入股票,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分析,股市中有些投资者在一个地方跌了跟头完全不长记性,很快又在同一个地方跌跟头。这体现出一些投资者在理财方面的盲目性,没有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理财支招
教你五招做新时代“财”女
建设银行宜宾分行理财顾问李先生建议,“开源节流,现实生活中还是提倡女士们理性消费科学理财比较靠谱。”第一招:目标明确,设缓冲期
最好先把自己需要什么列出来,逛街的时候直奔主题,对于需要的东西货比三家。第二招:善用团购,省时省钱
目前手机上各种团购APP,下载之后,在出门消费之前,不管吃喝玩乐购,都有很多选择,省时又省钱。第三招:设定计划,要有存款
开设专门用于存款的账户,不同工资卡混用,给自己设定一定比例的存款目标,再平分到各月。第四招:学会记账,做好预算
记账能知道自己把钱都花哪儿了,这样才能做出分析、判断和调整,避免不当消费。
第五招:学习理财,闲钱不闲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多是风险较低且流动性较好的货币基金,女性朋友不妨作为入门尝试。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肖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