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

2016-03-08 10:57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雷军: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

雷军向记者展示自己所拍的会场全景。

雷军的判断

高度关注VR,是跨时代的一个技术,但要大规模商用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

雷军的建议

《公司法》应回归“自由约定”原则,接受人力资本出资、解决股东之间股权比例约定的限制

“中国插线板做得太难看了。而且里面更糟……”3月7日下午,在个人记者会上,回应华西都市报记者提问“何为工匠精神”时,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以插线板为例,解读工匠精神。

插线板做好就是工匠精神

在记者会上,雷军被问得最多的是“中国货”如何更过硬。

作为压轴最后一个提问媒体,华西都市报记者问雷军:“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作为手机行业龙头公司,小米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雷军说,我国每年有3000家公司在做插线板,供两亿人使用。如果将它打开,暴露在眼前的,是粗糙的焊接。

“小米插线板不仅要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要做得精致,打开也是一件艺术品。”雷军说,这就是他对“提升消费品品质”的理解。

雷军说,中国和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差距,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家都知道,电视机柜后面的线路往往很多。在德国,线路会整齐布置。而在中国,却是乱成一团麻。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

雷军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产品供给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和品牌塑造的问题,还有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前中国是“稀缺经济”,只要东西制作出来就可以,而现在中国需求已从“供应性需求”,到了用户“体验性需求”。产品不仅要漂亮,而且还要里外精致。如何里外精致?那就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完全透明,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就会出现大量的负面报道。互联网对创造国货精品最大的帮助在于信息对称,让消费者更了解产品,让真正的好产品脱颖而出。”雷军希望,通过互联网方式来塑造国货新形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整个中国在制造和产品质量上迈出一大步。

VR、大数据成科技热点

大数据在去年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相当火热的词语,BAT、华为、中兴,包括小米等企业都已经在大力布局。但是在今年,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生产生活、提高效率方面,无疑是需要思考的。今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也被列入了十三五规划。

除了大数据,VR也是热点,VR概念已经被从去年炒到了今年。雷军说,“我觉得我自己是高度关注VR,也是VR的使用者,我觉得用了这么长时间的VR,VR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它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体验,跨时代的一个技术,但要大规模商用还有三到五年的时间。”

连续两年建议修订《公司法》

去年,雷军表示,创业者普遍因《公司法》的不健全,遭遇资本、人才等各方面束缚,影响了新经济转型。

而今年他继续关注修改《公司法》,雷军坦言,这是因为从去年双创活动开展以来,《公司法》的修订变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公司法》不承认人力资本可作为出资形式并获得股权,使创业投资模式法律架构的基础不复存在。因此,雷军建议,《公司法》应回归“自由约定”原则,接受人力资本出资、解决股东之间股权比例约定的限制,解决股东自由约定中程序设定的限制,全面推行优先股、加大股东自由约定空间。

3月5日在人大开幕的会场上,雷军再次抢镜。在一张人大开幕的照片上,他竖着手机,表情丰富且目光犀利。有网友调侃:自拍都自拍到人大会上了。那么究竟是不是自拍?

“总理做报告,我就想拍张照片做纪念,不知道怎么出来以后变成了我在自拍,大家可以检查一下我的手机。”说完,雷军还不忘向现场记者展示手机中照片。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杨尚智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