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3月7日讯 (记者 凤凰)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持续快速上升,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归因于胆固醇升高。目前国家已经将高血压、糖尿病防控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对于胆固醇的疾病教育和管理还远远不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尽快将胆固醇管理上升到国家疾控战略层面,有效遏制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已成为体检头号重大异常指标。2013年,北京市民血脂异常检出率达33.8%。霍勇教授表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在众多危险因素当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霍勇教授指出,与严峻的发病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是动粥疾病的高危人群,大众的心血管疾病防控意识薄弱。
霍勇教授建议,把胆固醇管理上升到国家疾病防控战略层面,加大政策干预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大公众教育力度。首先,将早期血脂筛查尽早纳入我国慢性病防治规划;由政府主导,尽快将血脂管理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城乡居民提供慢性病综合管理,提高我国慢性病防治的成效。其次,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相关能力建设,加强规范化临床指南的实施,健全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估考核系统和激励制度。在国家及地方各级疾病防治机构业已开展的工作基础上,将血脂异常防治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深化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