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你我小家有过日子的“小账本”,国家也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账本”。财政预算看起来专业难懂,但一收一支都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加上另外三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我国全口径的财政收入预计20万亿元左右。
打开 2016年“国家账本”,让我们运用“加减乘除”运算法,一起去了解今年政府预算的钱往哪里花?是否花在“刀刃上”?作为13亿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你不能不知、不可不察。
加
赤字增加5600亿元 今年要过紧日子
>我国财政赤字规模2015年为16200亿元,2016年增至21800亿元,增加了5600亿元。同时,财政赤字率也从去年的2.4%上升至3%。
赤字,简单说就是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赤字占GDP的比重叫做赤字率,今年我国赤字率3%虽创新高,但风险仍可控。
“赤字规模和赤字率的上升,表明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在上升。”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说,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效应的表现,就是支出规模的扩大。
“一边是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一边是支出规模继续攀升,支出压力的加大再次警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花钱效果。”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减
减税降费5000多亿元 盘活中国经济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开局之年,政府将推出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举措,预计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经济下行压力大,需要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2016年,减税降费的力度继续加大,企业将深受其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开局之年,政府将推出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举措,预计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将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免征范围,将从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至不超过1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说,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会令民营企业备受鼓舞,特别是给处于发展困境的企业吃了颗“定心丸”。
乘
撬动社会资本“四两拨千斤”
>记者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草案报告发现,2016年一系列硬举措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贯穿全年,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寻找新动能,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都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表示,“这要求我们在财政资金使用的立项上一定要精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除
增支不减力 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0万亿元左右规模的国家大账本,最终将化为每个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何分好20万亿财政“大蛋糕”?“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番话让人备受鼓舞。
2016年1月1日起,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将继续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民有所居,2016年计划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建议,财政预算概括起来就是要用在能够提高老百姓生活幸福度的地方,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