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塞、奇葩、压力山大、三体…… 且看傅莹巧用热句回应热点

2016-03-05 12:13 扬子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心塞、奇葩、压力山大、三体…… 且看傅莹巧用热句回应热点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上午9点开幕;人大发言人傅莹昨回应雾霾治理、国防军费、南海和朝核等问题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傅莹介绍了大会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昨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傅莹回应了经济形势、立法、反腐、环保、国防军费等18个问题,并说出了心塞、奇葩、压力山大等网络热词,还引用了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情节来解读热点问题。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石小磊综合中国人大网等

先看谈大政

经济压力大,“十三五”规划受关注

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本次“两会”对“十三五”规划纲要作出审议是一大热点,当下不少人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感到担忧,代表们对五年规划纲要有何期待?

傅莹:我也认为这次人代会期间,“十三五”规划是大家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你也提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也不是很给力。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投入,实现我们所期待的稳定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希望吃到“定心丸”。

明天“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就要交到代表手里了,这次大家聚到一起开会,包括党的、政府的领导也都和大家一起讨论,我想肯定会有很多鲜活的思想、建议、意见。

我们专门邀请到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3月6日第一场记者会,他对“十三五”规划最熟悉。

全面二孩:代表投票时感慨万千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记者: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是否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政策调整是否公平?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什么举措?

傅莹:全面“二孩”政策是1月1日实施的,我清楚地记得,人大常委会审议完投票时,我们按下绿色的键,当时很多人都是感慨万千。

你刚才说到公平不公平,我们在法律的修订过程当中“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失独家庭,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不会改变,对独生子女老年人的奖励和扶助不取消。

另外,我们确实需要对加快出现的老年社会趋势有一定的考虑和准备,比如“空巢”“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比如跨省医疗、异地结算还面临一些困难。执法检查当中也提出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储备,再比如能不能建立高龄补贴等。

履职监督: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中国日报社记者:近几年全国人大在立法方面的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在监督方面,是否会进一步通过质询来回应社会的关切?

傅莹:外国记者经常问我,说中国的人大监督是不是形式。

我们在监督当中把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监督链条。

通俗讲就是六部曲,第一步,选择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国家发展当中的急事、大事、难事。第二步,全面地了解一部法律的实施情况。第三步,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第四步,邀请国务院的领导、部门负责人来和人大常委会的成员面对面讨论。第五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第六步,听相关部门的反馈报告。

关于质询,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也在研究探讨中。人大监督主要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目的不是为反对而反对,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把工作做得更好。

再看问热点

1这是“最具时效性”问题——

王珉被查,说明反腐没死角

新华社记者:中纪委刚刚发布消息,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珉被查,请问这一年来,人大在反腐治本方面是否有什么新举措?

傅莹:我也是早晨开预备会之前刚刚听到的,我认为这正说明反腐败没有死角,只要有人大代表涉嫌违纪违法都应该面对纪律的审查或者法律的审判。

本届人大以来,到去年底,已经有43人辞职,罢免了27人。这些人不少都是因为违纪违法,被选举单位罢免,或者是本人主动向选举单位提出辞职,包括涉嫌违纪违法。

2

这是“最会绕弯子”问题——

从“小李子”获奖问到电影审查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记者:奥斯卡颁奖,被称为“小李子”的里昂纳多拿到最佳男主角。人大今年会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但一些条文读起来,似乎要限制自由创造。代表说涉黄、涉毒演员,应终身禁演,您如何看?

傅莹:大家都关心电影审查制度,一个重要的基本共识就是要公开透明。关于演员涉黄、涉毒是不是要终身禁演,现在草案中没有,审议时有委员提出,对演员遵守公序良俗方面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讨论。

这是“最会心一笑”问题——

拉窗帘发现小区围墙没了,怎么想

3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和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三年前您和记者说,每天早晨都会拉开窗帘看天气。如果有一天您拉开窗帘看到小区围墙没有了,您会怎么想?因为最近明确了,原则上不新建带围墙小区,推行街区制。

傅莹:这个问题我看了微信、网络上有很多讨论,一些主管部门也做了回应,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解释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就是考虑到你们关心,这次人代会期间,记者会专门邀请了住建部的负责人做进一步解释。

这是“最会套近乎”问题——

刘源将军到人大任职,什么考虑?

4

澳洲新快报记者:傅莹女士在上世纪90年代时在澳大利亚做过大使,澳大利亚人、政府官员有极高的评价,我要转达这些人对你的问候。在“两会”开幕之前,我接到消息,刘源将军被任命为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傅莹:刘源将军到人大来,我们非常欢迎,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他进行宪法宣誓,我们也期待他能够作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我们外事委员会就有好几位将军参与,他们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听她说法制

民法总则6月审议

法制晚报记者:民法典的编纂工作现在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傅莹:编纂民法典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前后后四次,这次我们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了,预期6月份能够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

别低估慈善法重要性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慈善法草案也提请大会审议了,有人认为这部法律好像分量不够。

傅莹:我们需要有这么一部法律,让捐赠者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让求助的人能够有章可循,尤其是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

环保税法已进立法计划

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房产税、遗产税、环境税等是否已经有了出台的时间表?

傅莹:已经把税收立法列入立法规划,环境保护税法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我们希望能顺利出台。应该说,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有了时间表、路线图。

别把律师做政治划分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记者:我们注意到西方媒体对于所谓维权律师被逮捕有很多报道,人大对此如何评价?

傅莹:关于外界经常议论到的一些个案,我想司法部门会依法处理。我倒是想说,我认为“维权律师”的提法,我听很多人不是很赞同这么讲,好像要把我们的律师队伍做一个政治划分。律师首先应该是守法的模范,根据我们国家律师法的规定,律师执业要遵守宪法、遵守法律,如果律师知法违法也要面对法律的惩处。

从热词看傅莹

我不讲军费预算

你们是不是心塞?

美国有线电视、CNN记者:最近美军高级将领去美国国会作证,提到中国的一些军事部署,向国会要求拨给更多的款项。中国政府今年向人大提交的国防预算,也就是军费开支,能不能透露一下?与去年相比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增幅大的话是什么原因?

傅莹:中国国防费预算的大盘子明天提交给人大代表,我每年都解释,外媒在我的记者会上希望早点拿到军费预算的数据。我提前讲单项预算又有抢跑之嫌,但是我要不讲,你们是不是有点心塞,所以我还是给你个大致的数。

今年中国军费预算保持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比前几年要低,是在7%至8%之间。确切的数字,你明天就能看到了。

人大环资委的领导

“压力山大”

京华时报记者:有专家预测,京津地区空气质量达标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10后”,要呼吸着被污染了的空气,请问全国人大对此怎么看?

傅莹:2030年是比较远,大气污染治理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难题,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且也感受到这种压力,也有强烈的责任感。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都很少笑的,我认为他“压力山大”。

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现在的问题是这部严格的、新修订的法律要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人大还是要保持监督的力度和节奏。

朝鲜半岛仍在战争状态

很奇葩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联合国针对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和火箭发射实施了最严厉制裁,中国将如何应对地区紧张的局势升级?

傅莹:我认为语言是有魔力的,一说中国该怎么样,好像这个事情就全是中国的责任了。对于安理会新通过的制裁决议,中国是认可的,而且我相信中国会严格地遵守。

朝鲜战场硝烟散去六十多年,现在只有一纸停战协议,理论上讲,有关国家在朝鲜半岛还处于战争状况,是不是也够奇葩的?

不知道《海峡时报》的记者看没看过中国的小说《三体》,里面描述了一个黑暗森林的状况,就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环境。在东北亚安全的问题上,最终要解决问题,还是要走出怪圈,用安全换安全。

海洋权益被侵蚀

中国人不高兴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上进行军事部署,包括导弹设施以及飞机跑道,国际社会认为这将对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您怎么看?

傅莹:“军事化”这个词炒得挺唬人的,我认为这是不是有点语言霸权,把这么一个大帽子扣在中国人头上。在南海进进出出的先进的飞机、军舰,最多的是不是美国的?

中国人觉得美国派军舰到南沙岛礁那么近的地方炫耀武力,非常刺激中国人的反感情绪。第二,我们在南沙扩建岛礁是非常必要的,岛礁离大陆这么远,应该有它自身的防御能力。如果我们的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受到进一步侵蚀,中国人民是不高兴的、不赞成,而且是不放心的。

你肯定

想知道

时尚又机智,她是怎么做到的?

昨天近100分钟的时间里,傅莹一口气回答了18个提问。此次是傅莹第4年担任大会新闻发言人,4次发布会她一共回答了53个问题:2013年9个,2014年11个,2015年15个,今年最多。

够气质:

驻英时请过形象顾问

昨天,一身蓝装的傅莹笑意盈盈,标志性蓬松白发非但不是老的代名词,反倒有种独特的气质。有记者观察到:傅莹最爱蓝色系,4次发布会3次都是蓝色调。还有人说,傅莹常常以蓝色裙装搭配白色珍珠耳钉,时尚又内敛。

女性发言人的穿衣打扮、肢体语言往往传递更多“软信息”。这位人大史上的首位女发言人给外界留下了气质优雅、收放自如、从容淡定的印象,收获不少粉丝。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曾经了解到,傅莹在担任驻英大使时,邀请了专业的公关公司提供形象顾问。这特殊的履历,大概是她迄今总能在形象语言上加分的原因。

够努力:

让家人帮着盯发布会

1953年1月出生的傅莹,是全国人大设立发言人以来的第7位发言人。不少记者至今记得,2013年,当她第一次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厅时,很多人直呼“词穷”。

事后,傅莹的丈夫郝时远称妻子发挥得不错,“傅莹经验是外交为主,这次谈中国内政问题,知识储备要欠缺一些。接触发言人这一工作十来天,她每天睡得很少,要做大量阅读。她工作上很努力、很敬业,平时经常工作到很晚。”

担任新闻发言人后,傅莹的亲友都成了她判断发布会效果的“工具”,“每次我都和他们说,你们算算能坚持多长时间才换频道。”

够机智:

去年引用《奔跑吧兄弟》

关注体育的人,也许会先想到傅莹是优秀的危机处理大师。2008年奥运会期间,面对发生在伦敦阻挡火炬传递的暴力事件,正担任驻英大使的傅莹表现得不慌不乱、不卑不亢。

就像她后来说的:“我们生气,我们愤怒,但是冷静下来以后还要考虑怎么办,还要考虑今后怎么跟这个世界打交道。我这些天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让我们的声音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怎么样能让更多西方的公众了解我们的立场,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

昨天,央视记者的提问获得全场点赞。“3年前的今天也是在这儿,您说每天早晨都会拉开窗帘看天气,如果有一天您早晨拉开窗帘的时候,看到你们家小区的围墙没有了,您会怎么想?”傅莹接上话来说,“我还以为你是要问雾霾呢。”谈笑之间,她拿回了主动权。

包括昨天引发热议的引用《三体》内容,傅莹在去年的发布会上就用过。当时,她在谈到香港政改时说,“血浓于水,兄弟间遇到问题可以商量化解分歧。有个热播节目叫《奔跑吧兄弟》,团队里每个人都要努力,一个人跟不上整个团队就过不了关。生活中就是这样,应该一起往前走,还是兄弟。”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石小磊王晓映综合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