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专家加号能不能解开医疗公平的结?

2016-03-04 12:56 成都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取消专家加号能不能解开医疗公平的结?

为打击“号贩子”,华西医院3月7日起全面取消医生加号,正好借着全国两会的时间窗口,这也许是个巧合,但更像一个隐喻——它不只是“华西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国两会来关注和讨论的普遍问题。

严厉打击号贩子,维护医院就医及诊疗秩序,方便群众看病就诊,其中的公平诉求不言而喻。号贩子神出鬼没,成为许多三甲医院的一道“风景”,前不久那段“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正是触动全国人民那根医疗公平的神经。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三甲的华西医院,号贩子的存在自然难以避免,患者的抱怨也不难理解。

华西全面取消加号,是对患者公平期待的一种回应。毕竟,号贩子的长期存在,也是对医院形象和利益的伤害。但是华西能做的恐怕也就这么多,它凭自身之力无法解决号贩子存在的根源和土壤,它也不能进一步给予患者更多的医疗公平。因为医疗公平是一个难解的结。

众所周知,所谓医疗公平,一在于医疗资源的分布失衡,八成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优秀大夫多集中在三甲医院;二在于缺乏分级诊疗制度。这导致患者都往大城市和大医院跑,所以华西人满为患,号贩子有了可乘之机。现在严厉打击号贩子,并没有解决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

价格手段是一种市场公平。华西如果抬高专家号价格,用价格机制平抑供需,也许能有效打击号贩子。但由于华西医院的公立属性,以及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的背景,华西无法越雷池一步。这是一种尴尬,也是一种无奈。

有人相信,排队也是一种公平,可以让穷人有机会享受最顶尖的专家资源,而不是在市场机制下被有钱人独占。但过低的价格对专家和医生是否公平?

分级诊疗制度,可以促进个体生命意义上的公平。而这也不是华西可能独自完成的任务。

前天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医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把相关问题留到明年。但很多代表委员,都对医改建言献策,比如马化腾建议互联网信息共享,推进分级诊疗,说明不缺相关改革的条件。面对公众的公平诉求,至少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机制,逐步建立分诊制度,不能再拖延下去。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付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