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几大“凶手” 你常与谁作伴?

2016-03-03 15:43 重庆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食道癌几大“凶手” 你常与谁作伴?

霉菌毒素 亚硝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等 微量元素缺乏

食道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食道癌患者中,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食道癌的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发食道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每年约有15万人因该病死去,专家表示,食道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极为密切。目前已经研究表明,进食过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常吃腌制食物会成倍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本期,我们特邀请到了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名医陈陵,他将为我们详细讲述食道癌的病因、预防、症状、诊断、治疗、护理、饮食等方面。

进食过烫与食道癌关系密切

食道癌的人群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地域、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一定关系。经已有调查资料显示,总体来说,食道癌的病因复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促进了食道癌的发生。

首先,食道癌象其它的恶性肿瘤一样虽然有基因的内在变化背景,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众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

除去遗传因素所导致食道癌风险增高外,饮食因素占到很大比例,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据了解,人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而过烫的食物一般都超过70℃以上,热食热饮会导致食管粘膜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脱落、更新,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细胞的增生速度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如辛辣刺激)下变异,就可能发生癌变。

7大情况增加癌变几率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食道癌的发病几率增加。

亚硝胺: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一方面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同时也可使肉色鲜美,因此常用于腌制食品。此外还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如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为4mg/kg,肉类约为3mg/kg,蛋类约为5mg/kg。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随尿排出而无害,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强致癌的亚硝胺。迄今已有不少动物实验证明,亚硝胺能引起多种动物,其中包括大鼠、鸡、猪等不同器官的肿瘤,尤其是肝癌与食道癌。

霉菌毒素:霉菌属真菌的一类,食道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道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调查表明,食用霉变食物与食道癌发病呈正相关。

营养与微量元素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中缺乏多种维生素,如A、C、B2以及缺乏包括钼、锌、锰在内的微量元素与食道癌发病有关。更多研究证明,血硒水平较高的人群其食道癌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性显著低于血硒水平较低的人群。

吸烟与饮酒: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可以引起食道癌。此外酒精,特别是一些高度白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烧伤现象,长此以往,反复刺激下,食道癌自然就会随之而至。同时,由于乙醇有促癌作用,若一个人既吸烟又饮酒,则食道癌发生的可能性还会增高。常酗酒者食道癌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5~30倍。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粗硬食物或进食过快、过烫等,这些都易引起食管粘膜机械性的损伤,反复刺激可导致粘膜上皮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

遗传因素:食道癌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譬如往往一家人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成员患食道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等:最新的研究发现,HPV感染与食道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数据>

每天高温饮食一次 连续25天食管粘膜出现增生

在食道癌的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90%以上。这些人的食物或者饮料的平均温度为71到74摄氏度。个别还达到了88摄氏度。

实验表明,吃75摄氏度左右的食物或者饮料,食管上皮就会有反应。到了80摄氏度左右,食管黏膜上皮会出现坏死、不典型增生。如果每天进行高温热食饮食一次,连续25天,就会出现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这一现象一旦加重,就是食道癌的癌前病变了。

所以,吃麻辣烫或者火锅的时候,千万不要追求一时之快,最好等温度合适了送入口中。

新闻链接>

咽喉不适 他以为得了咽炎 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食道癌

据扬州晚报报道,近段时间,当地市民李先生吃饭时总是会被噎,喉咙里有异物感,他以为是吸入太多雾霾,得了咽炎,谁知到医院一检查,竟被确诊为食道癌。所幸发现较早,经过手术或可根治。专家提醒,包括食道癌在内的消化道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如果出现5种症状,需及早做体检排查。

李先生今年66岁,家住江都区邵伯镇,已经从单位退休,平时他喜欢早晚都进行锻炼。入冬以来,时常出现雾霾天气,李先生知道雾霾的危害,所以尽量避免在雾霾天气外出锻炼。

不久前,李先生发觉喉咙里有异物感,而且吃饭时总是会被噎,有一次甚至被噎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幸亏有家人在旁照应,他才渐渐缓过来。但即使这样,李先生也没有重视,认为自己是吸入了太多雾霾,以致患上了咽炎一类的疾病。

去年年底,李先生来到当地医院,希望医生给他开一点治疗咽炎的消炎药。然而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发现患者的咽部没有发炎,于是为他做了胃镜检查,在食管上发现一个肿瘤。”该院外一科王根宏主任介绍,考虑到食道癌的危害性,并且该肿瘤还不太大,可能仍处于早期阶段,于是建议李先生接受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

吃东西总有哽噎感 需引起警惕

临床研究发现,食道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食道癌症状多不明显,且多间断发生,易被很多患者误以为是咽炎。部分患者仅仅是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食物在通过食管的过程中有梗噎停滞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可感觉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初期梗噎停滞感常在喝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这时候,需要提前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当患者发展到中晚期食道癌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咽下困难:约90%的病人有这一症状,是食道癌最突出的症状。

疼痛:部分病人在吞咽食物时有咽下疼痛、胸骨后或肩胛间疼痛。

声音嘶哑:当癌组织侵及或压迫喉返神经,发生声带麻痹,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多见于食管上段癌累及左侧喉返神经。

呃逆:常常是食道癌本身、转移性纵隔淋巴结侵犯(压迫)膈神经并导致膈肌麻痹及其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

呕吐:常在吞咽困难加重时出现,初起每当哽噎时吐,以后每逢进食即吐,严重时不进食亦吐。

呼吸系统症状:误吸及肿瘤直接侵犯气管和支气管,病人便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及胸膜炎样胸痛。

体重减轻:约40%的病人有体重减轻,主要因吞咽困难、呕吐及疼痛有关,也与肿瘤本身引起的消耗有关。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