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据北京市法院院长会发布,2015年北京全市法院收结案数量均达历史新高,全年收案601849件,同比上升29.4%,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上升近两成。为了缓解审判压力,在今年,北京法院将多措并举,推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同时推进繁简分流、简案快审。
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介绍,2015年北京全市法院逐层分解任务指标,超常规开展工作,但未结案数量仍有所上升。而在今年,立案登记制的影响将传导到二审和申诉、申请再审程序,预计今年北京全市法院新收案件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法院将多措并举提高审判效率。一方面,加强类案指导,对多发、类似案件,统一办案标准,明确司法尺度,帮助法官提高审判效率。同时,推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强化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让更多的社会矛盾在诉讼前得到分流化解。
在审判方式上,北京法院将推进繁简分流,加大简易程序适用力度,扩大小额诉讼程序使用范围,并探索完善中级法院二审简单案件快审机制,积极推进构建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普通程序等相配套的多层次诉讼体系。
此外,加强速裁审判庭、速裁审判组的建设,不仅要在民商事审判领域设立速裁庭、速裁组,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刑事、行政和执行领域设立速裁庭、速裁组。推动将送达、保全、调查等审判辅助工作集中统一办理,推广使用电子送达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新闻
法官年审案百余件 预计今后工作量将增大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部分法院了解到,2015年全年,部分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较2014年有所增加,法官人均年审案数量达百余件。
据了解,2015年,石景山法院全年受理各类案件21608件(旧存3033件),新收案件同比增长36.1%,全院法官人均结案176件,同比增加28件。房山法院全年收案30009件,结案27019件,全院法官人均结案138件。门头沟法院共受理案件8290件,同比上升26.9%。结案7570件,同比上升21.3%。
自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政策推进以来,石景山法院、房山法院这两家法院中,办案最多的法官均来自“简易组”,专门审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据了解,2015年,石景山法院办案最多的钟金文法官共审案753件。他介绍称,其所在的民三庭是商事审判庭,庭内分为简易组和普通组,钟金文法官所在的简易组由4名法官和4名书记员组成,人员固定。“民间借贷和买卖合同类案件,标的在100万元以下的案子,都会划到我们简易组审理,其他的分到普通组,实行繁简分流。”
房山法院去年审案最多的冯淼法官来自长阳法庭,全年审案达602件,主要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类、侵权类案件。冯淼法官介绍,2015年5月房山法院建立简易组,由包括她在内的三人组成,分别为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及一名书记员。
另据门头沟法院民一庭庭长胡羽介绍,2015年度,全院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20件左右,其中,民事法官个人年结案量最多的336件,执行法官个人年结案量最多的500余件。“每年审结涉土地征收、房屋安置案件1000余件。由于不动产升值较大,故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矛盾较为突出、处理难度也较大。”胡羽法官还表示,今年及未来几年,预计受理案件数还将持续上升,审理难度加大,法官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加大。